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979
提价后廉价药能否复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7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23期(总第2276期 2006.02.27)
     备受关注的新一轮调价牵动着所有医药企业的神经,不过这次价格调整带来的并不都是坏消息,这次可能还有一些消息令制药企业惊喜,在制药工业协会几次的呼吁之后,国家发改委这次药品调价极有可能是有升有降,升价指的是对廉价药的零售价给予适当的提高。

    在经历过去的17次降价之后,国家发改委借此降低终端药价的初衷似乎并没有完全实现,除了每次能在理论上核算出几十个亿的药品价格下降空间外,实际的效果却并不太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医疗体制陈旧衍生出来的药价虚高症状,所以,对药价动刀这个治标之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由此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却不小,前17次降价大都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精明的市场人士总能在降价后找到一些没列入降价范围的产品来替代降价产品,结果就是终端药价依然高企,降了价的一些常用药却被挤出市场,一些在临床应用多年的廉价药加快了从市场消失的步伐。

    这种现象在抗生素市场更为突出,目前类似头孢曲松这样的产品在国外还能被当作新型抗生素来使用,而在中国早已被挤到了农村的低端市场,像青霉素、土霉素等一些价格便宜的抗生素制剂在一些大医院更是难觅踪影。

    有调查显示,2005年以来,药剂科主任们列出的“廉价药消失名单”越来越长了,像更生霉素、门冬氨酸钾镁、后马托品、长效青霉素等几十个经典的老药甚至在农村市场都找不到影子。

    廉价药从市场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自身过低的定价使得上游生产企业没有生产的积极性,尤其是目前能源、材料等原料价格猛涨,企业生产这些产品更是无利可图。可见,从这个层面来看,政府这次提高这些廉价药价格的初衷是要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这个激励作用能有多大却是个问号。因为导致廉价药消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同类高价药的存在,掌握终端的医生都喜欢用高价药,这最后又回到了目前我国落后的医疗体制这个“根”上来。也就是说只要有高价药存在,低价药再怎么提价也刺激不了医生处方。比如,有镇静作用的丙咪嗪目前的价格只在10元以内,再怎样提价也不能和相同适应症的288元/盒的百优解相比;同样几块钱一支的青霉素不能靠提价来与上百元一支的新型抗生素竞争。

    所以要想保证廉价药重回医院药房,除了适当提高价格之外,还要对医生用药进行适当的规范,要通过一定的用药原则来保证医生在该用廉价药的时候不用高价药。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23期, 百拇医药(陈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