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41555
外伤换药时为啥不上“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3日 家庭医生
     小郑在一家建筑工地干活时,不小心被钢筋划破了脚,当时流了不少的血。到医院后医生为他的伤口做了清洗、消毒,缝了五针后再包扎,打完破伤风针,医生嘱咐小郑以后每隔两天来换一次药。

    换第一次药时,小郑注意到护士只是检查了一下伤口,用酒精棉球擦了一遍伤口的周围,然后就换上一块新纱布,再用胶布缠好完事,根本没往伤口里上药。第三次换完药后,小郑走到大街上,正碰上有人在叫卖祖传治疗跌打损伤的药,他就买了一包据说能够帮助伤口长肉的药粉。回去后自己解开纱布将药粉撒在伤口上,他想有了药粉,伤口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可是过了两天再去换药时,护士发现小郑的伤口又红又肿,还化脓了。护士问:“前天伤口看起来还挺好,你怎么弄得伤口都感染了?”小郑说:“每次换药你都不往伤口里上药,我就自己买了些帮助长肉的药粉敷上去。”

    护士一边给小郑清除伤口里的药粉,一边给他解释为啥外伤换药时不能上药的道理。

    弄清换药的真实目的
, http://www.100md.com
    在不少人看来,无论是外伤还是手术后的刀口在换药时,医务人员都应该给伤口里上点药,让它长得更快更好一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换药的医学名称就是“更换敷料”,目的是为了保持伤口的清洁,查看伤口的生长情况,有无化脓迹象,若无感染,则只需清洁伤口及周边做消毒,然后再更换敷料,根本没必要上什么药。对于较深或不干净的伤口,则需用双氧水冲洗消毒,使分泌物流出。由于双氧水有一定的刺激性,最后还得用生理盐水冲洗。碘酒和酒精对伤口的刺激性较大,只能用于伤口周边皮肤组织的消毒。即使是塞入患者伤口内的黄色纱布条,也没有任何消炎和帮助肌肉生长的作用,其表面只不过是没有消炎作用的凡士林,目的是为了引流伤口内的分泌物;如果敷盖在伤口表面,则是为了防止伤口表面的组织与纱布黏合在一起,以减轻下次换药时撕揭纱布引起的疼痛和损伤。

    伤口长肉还得靠自己

    当人体某一部分的皮肤、肌肉等破损或受到伤害时,其他部位的组织细胞就会来增援:血管里的纤维蛋白首先缠绕住血细胞,血小板聚集形成凝血块止住伤口出血,随后通过组织细胞的再生,相同结构的组织相互靠拢,这样就使伤口逐渐缩小而愈合。可见伤口长“肉”和愈合完全靠人体自身的细胞、肌肉的自然生长,而非药物。
, 百拇医药
    再说组织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伤口必须清洁干净,没有异物存在,更不能有细菌的感染。而换药的目的就是为伤口创造这样的环境。如果在换药时往伤口里撒药粉、药膏,这些东西留在伤口里面就会成为一种“异物”,反而给伤口的正常生长造成障碍,特别是外面地摊上出售的一些药粉,本身就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其中的致病菌极有可能引起伤口的化脓感染,这种所谓的“上药”岂不是给伤口的愈合帮了“倒忙”?

    伤口换药不宜过勤

    很多外伤患者希望医务人员给自己勤换药,有时甚至一天要求换两三次,他们认为这样做伤口才不会感染,会愈合得更快一些,其实这一认识也是错误的。

    伤口换药的次数要看伤口有无感染和渗出物的多少而定:一般在医院里开刀的无菌伤口,里边没有纱布等引流物,不必天天换药;如果是创伤,只要消毒好,伤口干净,渗出物不多,可隔1~2天换一次药;如果伤口有感染化脓,也要根据感染的程度换药,一般每天换一次药。

    事实证明:如果换药太勤,极易因揭开纱布时的撕拉、牵扯,损伤创面上新生出的娇嫩的肉芽组织,从而影响和延缓伤口的愈合。所以只要伤口没有发热、肿胀、剧烈疼痛等异常感觉,患者就应当遵医嘱,按时换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