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5年第23期
编号:10936352
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预后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23期
     为了探讨动态血压(ABP)及偶测血压(CBP)与高血压预后的关系,本文对170例高血压病(EH)患者进行了ABP检测,并长期随访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70例EH患者,男96例,女74例,年龄25~73岁。ABP及CBP检测均在上午8~10时进行。ABP采用美国DP5000型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测压袖带按要求系在左上臂,连续监测24h血压,根据白昼血压、夜间血压及血压的变异性,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同时常规作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终点事件的内容包括:脑卒中及一过性脑缺血(TLA),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心脏性猝死,进行性心功能不全,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等。采用定期随访方法,通过复诊、家访、信函填写随访表等方式。

     2 结果

    完成随访的150例患者中,男84例,女66例,平均随访时间6~60(39±9.1)个月。按入选时白昼DBP水平分为低、中、高3个亚组,即:LL组(n=33,DBP<85mmHg);ML组(n=76,DBP 85~95mmHg)及HL组(n=41,DBP>95mmHg)。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率、诊室血压等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39个月的随访过程中18例发生了各类心血管事件,其中:男11例,女7例,脑卒中及TLA 9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5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肾功能不全1例,高血压脑病1例。3个亚组中LL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例;ML组5例;HL组12例。各项ABP参数心血管事件组(n=18)明显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n=132)(P<0.05~0.01),而两组临床特征比较除血清总胆固醇(TC)外,如年龄、性别、BMI、吸烟率、诊室血压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SBP昼夜节律,夜间SBP水平,血清TC水平3个因素均为预测本组EH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本组EH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ABP水平密切相关,ABP水平越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大,而与CBP水平缺乏必然的联系。同时显示SBP昼夜节律,夜间SBP水平为判断EH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杓形曲线预后较好,非杓形曲线预后较差”的结论相一致。结果表明:ABP检测在判断EH预后方面优于CBP检测的临床价值,证实了ABP应用在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汪 洋)

    作者单位: 677000 云南临沧,临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http://www.100md.com(王希武,施兆文,胡明灿,张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