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9412
第三终端,文化之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29期(总第2282期 2006.03.13)
     来自“两会”的热点新闻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怀——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表示,今年中央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比去年增长6倍,合作医疗试点要扩大到农村40%的县,明年争取达到60%;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要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资源调整优化结构,把部分一级、二级医院改造成为社区医院……这与稍前不到一周时间内国务院先后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紧密呼应,让我们再一次强烈感受到广大基层医疗市场——这个被业界热情追捧并精心耕耘着的第三终端的政策优势和富蕴价值的井喷能量。

    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方面的豪情鼓舞正契合了这个惠风和畅的三月春天,另一方面的理性清醒亦使我们难以释怀的还是那些与第三终端如影随形的焦点话题——药品降价、医疗保险、医改联动等,这些问题常常成为某个时期社会公论的泄洪点,其中纷扰的争议终究都会与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和终端“缠绵悱恻”。为什么?

    1000个人的眼中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种答案中就有1000块“抛砖引玉”——这不足为怪,社会分工的站位式思考,历来都是在冲突与矛盾中竞合——医药的焦虑除了平衡大众健康的可获得性,还在于以当事人的身份寻找自我进击的“马其诺防线”——发展与市场。在医院的“去利益化”呼声和药店的“软利润化”割据面前,医药人特有的目光始终捕捉着落子下一个“增长点”的棋盘,这就是,渐行渐近、渐近渐浓的第三终端情结。
, 百拇医药
    情结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和愿景。历史的中国那么深切地为我们烙上农业文明的痕迹,相伴于泱泱厚土的农村乡镇正以博大精深的吞吐量焕发出经济活力;而未来的蓝图又刻画着剥落于雅典城邦的区域系统——社区,其社会化的功能之一就在于有序释放居民部落自治性与组织性的生活基本消费与需求。毋庸置疑,对于这两大基层市场孕育的巨大商机,尚需医药界针对其具体特点摸索出各具个性特色的建设性开发规律——那些业已在这一领域做出成绩的药企们,除了在营销策略上的业务钻研外,还当享受对他们发掘“第三终端文化”的崇高精神礼赞。无具文化的态度,所谓的营销把式只能是浅层次上的买卖技法而难以做大做强,也难以成就业态之创新——这或许是那些在第三终端门前踯躅的药商们登堂入室的“门帖”之一,比如,在具备了从研发到生产、从品种到质量的制造流程以后,适销对路于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药物文化是否配伍、以类于普药般为量的价格文化是否挂牌,而融服务大于销售的推广文化是否贴心。似乎已有端倪,第三终端的“文化搭台”大有戏唱,乡亲们和街坊们纯朴的感性意识就积淀在几千年浓郁的“家门口文化”中,这不正是第三终端所要表现的亲和力所在吗?
, 百拇医药
    而那些被称作基层医生的第三终端守望者,一定也有着深层次的“基层‘乳’文化”体验,那会是一种“酸酸甜甜就是你”的滋养罢,在没有过多繁花喧嚣的诊室或医务所,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汗水和回报正迎来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与扶持。政府的医卫方针无疑为这群一线白衣战士注入了更多的自信心和尊荣感。这份荣誉和责任,将会在第三终端发挥更为重要、广泛的桥梁作用。面对他们,走进农村和社区医疗市场的医药企业,又如何去涂抹这浓得化不开的深入交流、积极互动的合作画卷?

    著名社会学大家费孝通穷毕生精力以《江村经济》发轫其宏大叙述工程,从1936年第一次访问“江村”(开弦弓村)起,直至2003年春天坐着轮椅最后一次访问“江村”,先后访问26次,才成就其英国皇家人类学最高荣誉——赫胥黎奖。在与乡土中国半个多世纪休戚与共的历程中,费老的领悟是那么平易而深广:“很多问题医学不能解决,要解决人的问题。”可以说,医药市场的“江村”模式就在广大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这也正是第三终端的成功岭:从基层做起,以人文做基石。

    好风凭借力。从“两会”到基层,从政策到市场,给予第三终端展翼的,是浩荡春风,是和谐人力。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1期, 百拇医药(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