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89462
大学生家教越严自杀越多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5日 北京青年报
     委员建议学校建立“高校危机干预机制”

    “我们的教育应该进行反思。”昨日政协大会上,委员冯平的一则《从博士生自杀看教育的缺憾》的发言,发人深省。

    发言中指出,据某机构调查显示,25%以上的被调查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

    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认为,名校大学生自杀现象比较突出,大学生自杀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大学生仅仅会考试是远远不够的,等他们毕业快找工作的时候,心理落差很大,学校应该采取措施为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机会,想办法让他们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是社会培养了大学生,一个大学生若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林金桐指出。

     大学生自杀已成社会问题

    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董险峰告诉记者,这在我国已经不是个别孤立现象,也不仅仅是心理问题造成的,而成为一种具有特殊代表和典型性的社会问题。仅去年一年,北京高校大概有15名学生自杀。

    分析原因,董险峰认为一是家庭教育的不成功,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倚赖性较强,情商下降。二是学校制度体制以及教育理念的缺陷,过于强调竞争,造成人格扭曲。

     家教越严自杀越多

    “越是懂事,家教越严格的自杀越多。”董险峰指出。很多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很多贫困生的家庭背负重大经济压力供孩子上学,往往让他们喘不过气。还有父母加强家庭教育,过于追求完美,自尊心极强。过于沉重的希望和寄托,让他们觉得不是为自己而学习。

    董险峰说,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攀升,社会阶层的变化在校园显得特别突出。

    另外就业压力的差距也是一方面,目前高校学生一次就业率仅在40%~50%,只有半数大学生找到工作,找到的人中也有半数不稳定。

     7成高校无心理咨询机构

    董险峰告诉记者,全国一千多所高校,有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到30%。他建议学校要建立“高校危机干预机制”。据董险峰介绍,我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不到3000人,他认为,政府应该引起重视,提供专项经费,像重视医院一样重视心理咨询诊所。大家应重视这个社会问题。

     华夏追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高学历的人群在与社会的关系上存在着融合不足的问题,这样就容易导致迪尔凯姆所说的“利己自杀”。转型期社会高学历人群的自杀主要是由社会流行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潮造成的,在这些人心里有责任感,他们就不会自杀。一般来说,高学历人群在情商方面是有欠缺的。而真正的成功,80%是情商的作用,而智商只发挥20%的作用。因此,这些智商高端人士,不要过分看重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