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88942
思考三:守护生命社会有责最后防线势单力薄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7日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在人多处自杀?为什么自杀者死前往往会给别人一个电话、一句告别、一封遗书?他们是在极力寻找最后一个可以信任可以倾诉的地方。自杀就是他们最后的呼吁:救救我!而我们如果守好了这最后一道生命线,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发生。”在采访中,郭丽教授这样说道。

    的确,最后一道生命线的守护责任重大,但却常常被人忽略。承担这一工作的可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可能是死者身边的朋友、家人,但他们却同样可能“一句话使人生,一句话使人死”。那么,从朋友、家人,到学校和整个社会,究竟该如何守好这样一条生命线?就此问题,记者与郭教授展开了以下的对话。

    记:很多自杀的学生都曾表示不被人理解,但在采访中却发现其实他们身边的人都已尽力去理解、去帮助他们,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郭:不适当的理解和帮助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多留意身边的人,但这种留意应是得当的,千万不要带有怜悯的意味,怜悯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表现,而同情的话有时是极大的打击。目前有一个很危险的认识误区,就是自杀的人都是心理有病的,其实很多人都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而大学生处于个性的不稳定期,思考生与死、我是谁、生命的意义何在等问题也很正常。这时,我们应当以平常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正视生活,毕竟只有在突破生与死的观点后,生活质量才能获得提升。此外,对自杀者的认识还有其他一些误区需要注意。

    记:包括哪些?

    郭:最主要有三个,第一,“老说自杀的人一定不会自杀”,其实,哪怕只是一种用来威胁别人的说法,也说明至少曾有过自杀的想法;第二,“自杀过一次康复后就不会再自杀”,据统计,往往在大学期间自杀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此倾向,心理防线一旦突破是很难再完全修复的;第三,“性格开朗、独立性强的人不会自杀”,自杀往往不是单一因素诱发的,它有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与表面上的个性并不成正比。

    记:如果想获得一针见血、恰到好处的心理帮助,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仍是最好的选择。目前广东各高校基本都已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这些咨询中心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呢?

    郭:高校是我国最早发展心理咨询的地方,目前凡是开展得当的都已供不应求,但总体来说,高校心理咨询从数量到质量都很难满足学生要求。香港每1000个大学生都有一个专职的心理辅导人员,而在内地,5000人都达不到,并且还有很多辅导人员是兼职的。

    记:那么单靠学校的心理咨询能否完全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巨大责任?力量会不会显得单薄?

    郭:单靠学校当然是不够的。社会应提供多种机会,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求助,都能找到自己的发泄方式,如开通热线电话、建立危机干预中心等。心理咨询和救助是一件牵扯很广的工程,仅是人员就涉及救助、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义工等,只有建立社会或政府投资的危机干预中心,才有可能真正做好这一工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