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实验针灸
编号:10978535
[第三章]针灸对免疫系统的调节-针灸效应及机理(4)(3)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8日 《实验针灸》
     4.针灸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很低,而在过敏患者体内,特异性IgE含量异常增高。IgE为亲细胞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的Fc受体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IL-4在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过程中至关重要。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之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

    近年来,针灸治疗哮喘具有较好疗效,实验研究表明:针灸确能提高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体液免疫方面,针灸能明显降低IgE、补体C3、C4含量,而对IgM、IgG具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在细胞免疫方面,针灸能提高淋巴细胞增殖率,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化,提高哮喘患者血清干扰素水平。针刺能使哮喘患者IL-4及IgE水平明显降低。也有人证实,针刺能使哮喘患者CD8+ T细胞增高,使增大的CD4+/CD8+ T细胞比值减小。故有人认为,针刺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之一是使患者过低的CD8+ T细胞升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合成IgE的B细胞的功能,同时使患者增大的CD4+/CD8+ T细胞比值减小, CD4+ T细胞功能相对减弱,过高的IL-4降低,最终导致IgE的生成减少。但也有实验表明,针刺治疗哮喘四周后,可使机体总T淋巴细胞及CD4+ T细胞明显上升。CD4+/CD8+ T细胞明显改善,也有人认为针刺可使哮喘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有人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5及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观察辨证取穴贴药对哮喘患者IL-5及ECP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穴位贴药能明显降低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和血清ECP水平。肠易激综合征亦与机体免疫调节紊乱密切相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gM明显上升, CD4+/CD8+ T细胞比值升高,IL-2水平下降。有人用隔药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经治疗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gM含量明显下降。外周血总T细胞与CD8+ T细胞明显上升, CD4+/CD8+ T细胞的异常比值也得到了有效的纠正。虽然温和灸与针刺疗法均能有效地调节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体液免疫功能,但是隔药灸能更有效地增强其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提高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2的水平。
, http://www.100md.com
    5.针灸抗衰老作用

    衰老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减退相当明显,尤其是T细胞的变化,其亚群的活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衰老时体液免疫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抗外源性抗原抗体产生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增加,实验证明,针灸可明显改善老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临床衰老症状,延长动物生存期。此外,针灸作为防治老年性疾病手段之一,可阻断衰老-疾病-衰老恶性循环。

    在针灸抗衰老的实验研究中,所用穴位以关元、神阙、足三里等常用保健穴为主,刺激方法以灸法,特别是隔药灸为佳。研究结果表明,针灸能使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性升高;能延缓胸腺的萎缩过程,提高胸腺与体重的比值;能提高外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淋巴细胞转化率;能升高T细胞总数,使CD4+/ CD8+ T细胞比例失衡得以纠正;能明显提高低下的IL、IFN及NK细胞活性;可使老年机体降低的免疫球蛋白显著升高,又可使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补体C3、C4含量增高。值得一提的是,实验证实,艾灸可提高老年人红细胞C3b受体活性,增强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并能拮抗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还能调整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灸关元穴后,可明显提高老年大鼠大脑皮层内去甲肾上腺素(NE),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血清T4和脾脏IL-2活性。
, 百拇医药
    6. 针灸在防治艾滋病中的应用

    艾滋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CD4分子是HIV的受体, CD4+T细胞是HIV的主要靶细胞,HIV的攻击主要导致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引起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障碍。

    针灸对艾滋病的治疗,当前主要停留在临床治疗观察上,但针灸所具有的促防卫免疫作用为针灸治疗艾滋病提供了可能性,就现有资料分析,针灸治疗艾滋病主要体现在能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时,选穴多用强壮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为主,针刺以补法为主,灸法以间接施灸为多。

    二、针灸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免疫系统行使功能时,必然受其它系统的影响和调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调节免疫的作用有赖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 http://www.100md.com
    实验研究证明,手术截断动物针刺部位的传入神经或用药物封闭植物神经的传出冲动之后,针刺不再引起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增强。用辣椒素处理新生期小鼠,造成初级感觉神经的C类纤维永久性损毁后,电针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被消除。有人用谷氨酸单钠特异性破坏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和下丘脑中央内侧基底部后,针刺对相应的免疫指标调节作用消失,或用6-羟多巴胺选择性破坏外周交感神经轴突纤维,可使多种免疫指标值明显升高。此时电针对免疫亢进亦无调节作用,在外周用密胆碱阻断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活动,可使多种免疫反应水平低下,此时电针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也消失。由此可见,无论在外周或在中枢,无论是传入纤维还是传出纤维,神经功能的完整性是针灸防卫免疫效应的必要条件。针灸调节免疫作用效应的发挥亦赖于机体内分泌功能的完整性。实验证明,摘除双侧肾上腺的动物,多项免疫反应的基础水平明显升高,此时电针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也消失。针刺必须在肾上腺机能完整的情况下,才能提高白细胞总数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机体内各种免疫应答与免疫活性因子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免疫因子在体内不仅可介导多种免疫反应,而且可发挥多肽激素的作用。而神经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多肽激素既可介导神经内分泌生理反应,也具有免疫活性因子的作用。其中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内啡肽(EP)最具有代表性。据此,有人认为针灸调节免疫的作用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的,认为淋巴细胞表面含有脑啡肽和内啡肽受体。针灸可通过调节内源性阿片肽,并通过其受体介导途径调控免疫细胞的功能。这一途径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综合调节。

    综上所述,针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且调节作用呈现双向性。针灸的这种调节作用不仅体现于细胞水平,而且体现于分子水平。针灸不仅可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的。机体的机能状态、穴位的特异性、刺激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时间均可影响针灸的防卫免疫效应。

    上一页 [1] [2] [3] , 百拇医药(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