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实验针灸
编号:10978521
[第二章]针灸时效和量效-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5)(4)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9日 《实验针灸》
[第二章]针灸时效和量效-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5),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二)艾灸的量效

    灸疗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医学家对灸法治病的理论、临床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灸法的施术方式也由单一的艾炷直接灸发展为艾炷直接灸、隔物灸、艾条灸和温针灸等多种方式。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引入到针灸领域,又发明了各种电热灸。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开始对灸法作用原理和量效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

    1.影响艾灸刺激量的因素 实验研究证明,艾灸对某些器官功能的影响,主要是艾灸温热性刺激作用所致,艾绒药性在灸疗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例如,用垂体后叶素经耳静脉注射,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艾灸、电烙灸、电炉丝灸和石英灯灸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选取“曲泽”穴施灸,穴位表皮温度为42℃,持续10分钟,结果表明4种灸法都能抑制实验模型心率减慢反应,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组比较则存在显著差异。又如化脓灸、隔药饼灸、温针灸和经穴灸疗仪等不同灸法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免疫指标均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影响。但也有实验表明,隔盐灸时,隔物中的K+可透过皮肤引起皮下K+活性明显增高,而隔MgCl2灸、隔饼灸等则无K+增高的效应;用隔药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时,观察到活血化瘀和益气温阳中药粉末组的灸疗在改善甲状腺肿大、结节质地和调整患者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明显高于益气温阳中药组。这提示在灸疗过程中,灸质中的药物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化学性刺激作用。天灸等非热火灸则是以穴位的药物刺激作用为主的。因此,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从温度和药物两方面来考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