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实验针灸
编号:10978493
[第二章]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3)(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1日 《实验针灸》
     二、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发生机理

    脏腑经络学说认为,脏腑功能活动和表里相合是以经络为联系的。这种人体内的经络联系,不仅体现在脏腑表里属络关系上,而且在体表与内脏之间均有经络相互贯通,可见经络在包括体表—内脏等整体联系中的重要性。针灸现代研究成果表明,针感和针刺效应的产生有赖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针灸作用与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控密切相关,这可能是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物质基础。

    (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神经节段机制

    神经系统节段性支配(segmental innervation),在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低级动物就已显示出分节的形态结构。在高等动物(脊椎动物)及人类,由于进化发展虽然出现了四肢,形成异形体节,但在胚胎期,其分节结构仍较明显。人类脊神经或脑神经的分布,还都保存着不同程度节段性支配的特征。1. 神经节段分布的形成 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大约受精后第14日),除头部不易识别外,躯干的节段性结构已经形成。胚胎的每个节段性单位,称之为体节(metamere,somite),每个体节包括体壁部(骨节、肌节、皮节)、内脏部及相应的神经节,这个时期人体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沿身体的纵轴从头到尾排列的,各节段伸展呈横列位(见图2-6、图2-7)。
, http://www.100md.com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躯部演化成为未来的四肢和躯干;内脏部形成未来的内脏器官,神经节段则向体躯部和内脏部分别发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将两者连成一体。胚胎有一脊髓节段所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经过相应的前根,到达相应的肌节、皮节和内脏器官,以支配运动(分泌);同样,皮节和内脏的感觉信息,则由其传入神经纤维相应的后根传入同序列的脊髓节段。

    随着胚胎生长分化,体节各部发生很大移位,肌节和皮节的节段性变得难以辨认,有些器官虽已转移至它处形成异形体节,但不管肢节如何伸长,皮节和肌节如何变位或转移,内脏演化成什么形态,支配它们的神经怎样重新排列组合,神经系统与体躯(包括肌肉及皮肤)和内脏之间,仍保持着原始的节段性关系。如由颈部肌节发生的膈肌,虽已转移至胸腔、腹腔之间,而支配膈肌的膈神经仍起于C4节段;又如睾丸发生于T10节段,胚胎时期存在于腹腔内,发生后虽然已转入阴囊,但支配它的神经仍来自T10节段。体表和内脏之间这种固定的神经节段(neurotome)联系犹如地理学上经纬度一样,固定了坐标位置。
, 百拇医药
    2. 体表神经节段性分布

    (1)肌肉神经节段性分布:机体中只有少数肌肉是单肌节组成的,这种肌肉仍由一个脊髓节段来的神经纤维所支配,如头后小直肌、头斜肌、颏舌肌及甲状舌骨肌,均来自C1肌节;肛提肌来自S5肌节及椎骨间的棘突间肌,由相应脊髓节段的神经纤维所支配,它们都是单肌节发展来的肌肉。某些原为单肌节肌肉,后来由两个肌节合并在一起形成双肌节,于是这些肌肉受两个脊髓节段来的神经纤维所支配,如拇短展肌受来自C8和T1节段的神经纤维支配,胫骨前肌受来自L4和L5节段的神经纤维支配。原始的肌节(myotome)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合并、分裂、分层、转移、消失等变化,原来一个肌节受一个脊髓节段支配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人体内大部分肌肉均由多肌节合并而成,尤其是四肢肌,可由两个、三个以至四个肌节合成,从而受多神经节段来的神经纤维支配。如股二头肌和臀大肌分别由L4、L5和S1、S2四个肌节构成,故该肌群也由L4、L5和S1、S2四个脊髓节段来的纤维支配。躯干及上、下肢诸肌的节段性支配见表2-2、表2-3、表2-4。
, 百拇医药
    (2)皮肤神经节段性分布:一个背根与其神经节供应的皮肤区,称为一个皮节(dermatome)。人体各部分皮肤感觉神经分布,可分根性和周围性分布两种。所谓根性分布,即从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未经合并重组形成神经丛,仍保持原始的神经根性分布于外周,如脑神经及T2~12

    神经均为根性分布,其节段性比较容易辨认。而分布于四肢的神经纤维,均经过合并形成神经丛(如颈丛、臂丛、腰丛、骶丛)之后重新排列形成神经干,如上肢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下肢的股神经、腓总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等,均为周围性分布。在躯干部位,由于没有形成神经丛,T2~12神经出椎间孔后没有合并重新排列组合,仍按原神经根的节段支配躯干部位体表,胚胎期分布方式与大体解剖分布方式完全一致;在头面部,也能表现出节段性支配;四肢的周围神经则与胚胎期的节段性分布差别较大,从表面上看节段性关系不十分明显。

    表2—2 躯干肌节段性支配

    部 位 肌名称 节段性支配
, 百拇医药
    项、背 头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C3~8C2~4C6~8C3~5C4~5T1~4T9~12

    颈 头长肌颈长肌斜角肌 C1~4C5~8C3~8

    胸 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前锯肌膈肋间诸肌 C5~8,T1C6~8,T1C5~7C5~7C3~5T1~12

    腹及会阴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腰方肌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会阴诸肌、尾骨肌 T5~12T5~12T8~12,L1T9~12,L1T11~12,L1~4S3~5,尾节

    表2—3 上肢诸肌节段性支配

    部位 肌名称 节段性支配

    肩 冈上肌小圆肌三角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大圆肌 C5~6C5~6C5~6C5~6C(5)~6C(5),6,(7)
, 百拇医药
    臂 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肱三头肌肘后肌 C5~6C5~6C5~7C6~8C7~8

    前臂 肱桡肌旋后肌桡侧腕伸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指总伸肌食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小指固有伸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C5~6C5~6(~7)C(5~)6~7C6~7C6~7C6~8C6~8C(7~)8,T1C(6~)7~8C(6~)7~8,T1C(6~)7~8,T1C(6~)7~8,T1C(6~)7~8,T1C7~8,T1C7~8,T1C7~8,T1C7~8,T1C(7~)8,T1

    表2—4 下肢诸肌节段性支配

    部位 肌名称 节段性支配

    臂 髂腰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股方肌下孖肌上孖肌臀大肌闭孔内肌梨状肌 T12,L1~5L4~5L4~5,S1L4~5,S1L4~5,S1L4~5,S1L(4~)5,S1L(4~)5,S1~(2)L5,S1L5,S1
, 百拇医药
    大腿 缝匠肌耻骨肌内收长肌肌四头肌股薄肌内收短肌闭孔外肌内收大肌内收小肌膝关节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L2~3L2~3L2~3L(2~)3L2~4L2~4L3~4L3~4L3~4L3~4L4~5,S1L4~5,S1L4~5,S1~2

    小腿 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腘肌跖肌趾长伸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L4~5L4~5(~S1)L4~5,S1L4~5,S1L4~5,S1L(4~)5,L1(~2)L(4~)5,S1~2L5,S1L5,S1L5,S1(~2)L5,S1~2L5,S1~3

    足 拇短伸肌趾短伸肌拇长展肌拇短展肌蚓状肌拇收肌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小趾对跖肌跖方肌骨间肌 L4~5~(S1)L4~5,S1L5,S1L5,S1~3L5,S1~2S1~2S1~2S1~2S1~2S1~2S1~2

    头部(颜面及额部)皮肤在顶耳线(耳廓根部垂直上至颅顶)以前,皮肤感觉受三叉神经支配。三叉神经的根性支配成环状洋葱皮样的感觉带,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各部相适应。其最内侧的第1环区相当于核的上部,第2、第3环区相当于核中部,第4、第5环区相当于核下部。此核的节段性支配,在人类已被清楚地显示(见图2-8)。三叉神经周围支分布可自口裂、眼裂向后上方引线,至耳廓根部上侧为界。眼裂以上为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分布,在眼裂与口裂之间有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分布,口裂以下为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分布(见图2-9)。
, 百拇医药
    枕部、项部、背部、臀上部至尾骨尖端诸部皮肤,由颈、胸、腰、骶、尾诸脊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见图3-10);颈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臀部及会阴诸部皮肤,由颈、胸、腰、骶、尾诸神经前支的皮支分布(见图2-11)。各部皮肤神经节段分布区见表2-5。

    表3—5 各部位皮肤神经节段分布区

    部位 神经节段 各节段分布区域

    头颈部 三叉神经C2~4 三叉神经分布于前额及颜面C1无皮节分布C2枕部、耳廓后半、颏下区C3颈、项部C4颈、项下部、肩部

    上肢 C5~T2 C5臂上部外侧(三角肌范围)C6~7前臂、手桡侧(掌、背双面)C8,T1前臂、手尺侧(掌、背双面)T2臂内侧及腋窝(T3亦有分布)

    躯干 T2~L2根性分布 T5平男性乳冰T7平剑突T10平脐L1腹股沟区L2腰髂嵴上一窄带延至下肢

    下肢 L2~S2 L2~3大腿前、外、内侧L4~5小腿前侧足背内侧S1~2足底、足背外侧、大腿和小腿后侧

    会阴 S3~5 S2紧围肛门皮肤S3~5同心圆形依次分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百拇医药(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