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189706
能赚钱的三“民”模式
     特搜店

    ——探秘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

    “沪上药房千百间,万千关爱在一店”说的是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其多年来一直雄踞我国单体药店销售排行榜之首,而今年年初,它又续写传奇:1月份的销售额达到3358.51万元,同比上升19.94%,日销售额连续21天超百万元大关,其中仅1月14日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04.89万元。

    在药品零售行业跌入低谷的困境中,单体药店的竞争相当惨烈,那么在资源、规模都不占优势的前提下,这家药店靠什么来续写传奇呢?

    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以下简称“第一医药”)位于寸土寸金的南京路步行街,发展到今天已经有52年的历史。

    2月中旬的一天,顶着上海冬日料峭的寒风,记者走进了“第一医药”的大门。一进门,空气温度骤然上升,暖气将人全身包裹,一直紧缩的脖子有了一丝松动。敞亮的店堂、有序的药品陈列和川流不息的人流,让人感受到一股浓厚的购物氛围,而心中也不由得赞叹它“全国第一”的霸气。

    谈到“第一医药”的岁首传奇,相关负责人为我们总结了药店“独霸天下”的秘笈三“民”模式。

    顺应民心:“参茸补品节”

    纲领:

    根据老百姓的需要,加大商品结构转型力度,在做好药品销售的基础上,扩大延伸相关健康产品。

    大要:

    不怨天,不尤人,“第一医药”抓住“冬令进补”的黄金时机,以“科学搭配、质量放心”为突破口,于去年12月中旬不失时机地举办了“参茸补品节”。

    商店大墙外悬挂了一支8米多高的仿真人参模型,成为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一大亮点;西大门口则设立了2米多高的展示柜,分别陈列着特大人参和精品冬虫夏草;东大门同仁堂专柜区更制作了4个风格不同的商品展示柜,存放着山参粉、燕窝、枸杞子、石斛等热销产品。

    顾客近悦远来,至1月8日降下帷幕止,短短22天里参茸制品的销售同比上升33%,尤其是同仁堂、上虹、鹰皇、檀君等品牌参茸制品分别上升27.5%、77.21%、98.91%和100.52%。参茸制品的销售亦带动了药用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的销售,为1月份销售冲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读民意:不靠意见簿

    纲领:

    关注顾客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焦急的脸上,从他们的希望声中,了解他们最需要的药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大要:

    “老百姓心里在想什么?”、“他们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现在不少药房都在门店里挂起了“顾客意见簿”。“第一医药”虽然也设有意见簿,但他们却不单纯依靠这些来收集民意。

    元旦前后,申城天气骤然变冷,适逢举办参茸保健节,购买药品和保健品的人们摩肩接踵,参茸柜台前排起了长队,顾客脸上都出现了焦躁的神情,有些老年顾客因为不堪忍受排队之苦而怅然离去。

    看到这一现象,店领导当即决定,另辟专门房间进行人参切片和打粉,房间内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坐椅,供中老年顾客休息。排队长龙一下子消失了,顾客脸上都出现了满意的笑容。

    不只是参茸柜台,其它柜台也根据顾客需要,适时推出不同的便民措施。春节前,购药人员激增,“第一医药”领导马上决定8个收银台全部开动,相关人员全部上岗,歇人不歇机,给顾客予方便。此举不仅加快了售药速度,更重要地是大大减少了顾客的等候时间。

    “第一医药”关注顾客需要,适时推出相应措施的习惯由来已久。如沪上不少顾客对一些名老中医仰慕已久,但难谋其面,更不用说是把脉问诊了。于是,在去年9月,“第一医药”借举办“医药保健节”之机,总经理邵松岐亲赴北京请来了京城四大名医之后施小墨、肖承棕、高振棕等教授以及上海名医蔡淦、谈彬庸等名家,在“第一医药”门前为闻讯赶来的消费者释疑解惑,得到了申城顾客的好评。

    体恤民情:店外也是客

    纲领:

    在努力做好店内生意的同时,也不怠慢那些无法亲自来药店购药的顾客。

    大要:

    “第一医药”平时就和孤老、残疾人群建立联系网络。去年12月以来,上海连遭几次寒流袭击,阴雨不断,降雨量是往年同期的2~3倍。尽管此时店内生意应接不暇,各柜台还是主动给联系册上的那些老年人和残疾人打电话,询问他们需要什么药,然后顶风冒雨地送上门去,近在周边、远在奉贤等区域,都留下了服务人员的足迹。今年1月份,“第一医药”上门送药的营业额约为120万元,尽管仅占总销售额的3.6%,但这些顾客的满意度却是100%。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那些远在海外的建设者们,“第一医药”也倾注了无限爱心。该店批发部不久前接到中铁20局的一批援外销售任务,采购的品种有200多个,金额达140多万元。由于从接到任务到发货仅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批发部全体员工立即进入了临战状态:整理分类清单→采购商品→电脑开单→装箱打包,一环套一环,1700箱药品准时送到码头,获得了外事单位的赞许和表扬。

    总体评价:

    “第一医药”的成功虽然与药店的选址不无关系,但它的成功决不仅仅因为地利,其产品结构的精到和药学服务的到位,也是不能忽略的。

    个人推荐指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11期(名店特搜员 王勇 本报 赵凤鸣 徐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