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医治疗学 > 治法 > 下法
编号:10960999
下法得失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09期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滞,使停留肠胃的宿食、燥屎、实热、冷积、瘀血、水饮等从内而出,以解除疾病的一种方法。但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故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之别,以及攻补兼施与其他治法的配合使用。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对证下药,确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临证便犹豫不决,畏首畏尾,当下不下,亦可贻误病机,使病情恶化,造成不良后果。仅笔者所遇2例,思维一样,处理不同,效果迥异得令人惊骇。

    1.当机立断,挽狂澜于顷刻 1984年秋,经人介绍诊治一病例,王某某,女,34岁,40天前发病,前症不详。先后在本乡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转邻乡医院治疗无效。后易医数人,均以癌做结论,告家属云,恐无生路。刻诊:病人面容憔悴,久卧床褥,肌肤甲错,腹胀如鼓,拒按,口燥,唇干,鼻孔有烟煤色,食入即作吐,小便短少,大便十余日未解,舌红、苔焦黑,脉沉涩。观前医用药皆一派辛香燥烈之味。询其病因,知发病前婆媳不睦,争嘴打架1次,又值秋阳暴烈上山采松树子。我思索再三,此必瘀必热,拯溺救焚,岂待整冠束发。故即拟方:大黄20g(后下),芒硝20g(冲),桃仁10g,甘草10g。服药2剂,先后泄黑便盈盂。腹软,知饥,食已不吐,后服养阴方药2剂,向愈。至今健康。

    2.犹豫畏缩,致老人成永诀 同年冬,余一族尊,年70余,素体亦弱。家境贫寒,饮食素淡,一邻居为敬重老人,盛一碗豆腐炖肉,嘱食。老人尽食,因不知谨,又遇风寒,当日晚归家,先恶寒,继发高烧,家人亦未引起重视,至第4日延余去诊。证见:口渴,高热,神志时清时昧,舌质红、苔干黑无津,脉沉涩,小便少,大便数日不解。知其内伤食滞,风寒外加。太阳未解,化热入里,与食滞结于阳明,正当用下。因虑其年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时亦考虑到灌肠,又恐收效甚微,故废。加之其家属亦云:“后事俱备,治不好就不要给病人喝苦水了。”终因热灼津伤焚毁。

    “医者乃人之司命”,非过言也。前者如果不议下法,任其邪热熏灼,必致津干涸而亡;后者如果能果敢行荡涤中州之法,也许能年逾百岁。医者,确是操人性命之舵,不可不慎之。律自训己,勉诸同道。, 百拇医药(王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