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123940
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李 锐, 高善玲
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消化道,李锐,高善玲,摘要,关键词:,0,引言,1肿瘤淋巴管的生成,2肿瘤微巴管的特点及淋巴管的识别,2.1肿瘤微淋巴管的
第6页
第1页

    参见附件(834KB,6页)。

     李锐, 高善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6

    通讯作者: 李锐, 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xinyu0426@163.com

    电话: 0451-89808026

    收稿日期: 2006-02-16 接受日期: 2006-03-03

    摘要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而肿瘤的淋巴道转移是导致患者最终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某些恶性肿瘤中已经证实有淋巴管生成, 被称为淋巴管生成因子的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能够诱导淋巴管的生成. 恶性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因子不但能够促进肿瘤淋巴管的生成, 而且与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近年来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淋巴管生成以及淋巴道转移的研究正在开展, 本文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机制, 淋巴管生成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此项研究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消化道

    李锐, 高善玲. 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9):894-899

    0 引言

    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日益增多, 而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是导致患者最终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淋巴管和区域淋巴结肿瘤细胞的检测对肿瘤的分期, 手术和放疗均有重要意义[1]. 因此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是近年肿瘤转移机制的一大研究热点.

    1 肿瘤淋巴管的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能够明显的促进某些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 特别是具有强大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VEGF-C和VEGF-D是VEGF家族的两个新成员. VEGF-C被确认为是一种刺激酪氨酸受体Flt4 (VEGFR-3)因子, 其mRNA在成人组织包括胎盘、卵巢、肌肉和小肠中表达. VEGF-D是另一个重要的淋巴管生成因子, 与VEGF-C高度同源, 在皮肤角质细胞中过表达时也有淋巴管生成作用[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有3种, VEGFR-1, VEGFR-2, VEGFR-3, 这3种受体的表达有所不同, 其中VEGFR-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 VEGFR-2在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上均有表达, 而VEGFR-3在胚胎早期可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 到胚胎后期和出生后VEGFR-3仅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 VEGF-C和VEGF-D两者既可与VEGFR-2结合介导血管、淋巴管的生长, 又可与VEGFR-3结合介导淋巴管生长[3].

    由于VEGF-C与VEGFR-3的高度亲和力, 使VEGF-C促进淋巴管生成作用成为主导, VEGF-C的作用属于一种旁分泌模式, 通过结合受体(VEGFR-2/VEGFR-3)使受体自身磷酸化, 通过胞质内信号传导, 使DNA有丝分裂增强, 导致细胞增殖[4]. VEGF-C还可能是肿瘤细胞自分泌的一种肿瘤细胞活性调节因子[5]. He et al[6]在动物模型中发现新的淋巴管形成主要是从原有淋巴管以发芽的方式生成. Szuba et al[7]曾采用兔耳淋巴水肿模型观察了重组VEGF-C对淋巴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发现经皮下注射VEGF-C后, 不但兔耳淋巴管显著增生, 而且淋巴管功能明显改善. 另有研究[8]显示, VEGF-C+/-小鼠会出现持续的组织淋巴水肿, VEGF-C-/-基因剔除胚鼠静脉内皮可以向淋巴管内皮转化, 但无法出芽形成淋巴管, 导致胚鼠因广泛组织水肿死亡, 在转染了VEGF-C、VEGF-D后, 静脉可以出芽形成淋巴管.

    2 肿瘤微巴管的特点及淋巴管的识别

    2.1 肿瘤微淋巴管的特点 很多研究表明, 肿瘤内部存在着无功能的条索状的淋巴管, 而肿瘤周围即癌旁的淋巴管呈管腔状, 淋巴管的密度(LMVD)增加, 淋巴管有功能. Padera et al[9]研究表明, 小鼠转移瘤周围检测到VEGFR-3阳性的功能性淋巴管, 并认为癌周扩大的淋巴管足以导致肿瘤淋巴道转移. 张雅芳 et al[10]在电镜下观察到癌组织周围的淋巴管密度较正常高, 淋巴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器均有明显变化, 内皮细胞连接开关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34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