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口腔保健 > 牙膏
编号:11151283
观点:顾客也是牙膏迷信的责任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7日 北京晨报
观点:顾客也是牙膏迷信的责任方
顾客也是牙膏迷信的责任方
观点:顾客也是牙膏迷信的责任方
顾客也是牙膏迷信的责任方

     特效牙膏 刷“倒”谁的牙

    “价位从1元至23元不等的牙膏产品在产品品质上并无显著差异”,价值规律的错位缘于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误会。是消费者自身误区,还是商家刻意误导?为一项普通的卫生习惯赋予太多功利目的是自作自受,但想起这些年“刷”给人家的广告费,着实有些冤枉。我们宁愿相信,那些超凡的价格背后,确实拥有超凡“品质”,只是还没被发现罢了。

     重磅观点 健康意识增强 健康知识缺失

     崔晓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口腔科主任

    我每天在口腔科看病人,经常被病人问道:现在市面上宣传的药物牙膏那么多,我该用哪种?他们甚至追问我说:医生你用哪种?我们跟你用一样的。我说我选牙膏是很随意的,如果非说有什么讲究的话,也就是用老牌子,只是习惯。因为对于那些广告上宣传的牙膏疗效我根本不信。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没有太多医学知识的普通人,完全可能在名目繁多的牙膏广告面前不知所措。我只能开玩笑地告诉病人,如果真的像牙膏广告里说的一样,又能治病,又能美容的话,我们口腔科也就不会每天这样人满为患了。
, http://www.100md.com
    根据统计,我国人均拥有牙医的比率相对很低。在瑞典,每个牙医只需要服务800个患者,而我国平均每个牙医却要服务3万个患者。瑞典的医患比例肯定是合理的,之所以有这样的配置 ,就是因为牙病是十分专业的问题,不管是治疗还是定时的保健,都需要医生来完成。比如现在说得神奇而又轻松的牙齿漂白吧,到目前为止,不管是什么名目的漂白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首先要通过药物或者是物理作用,去掉牙齿发黄的表面,要想获得明显的效果,就要冒牙齿牙龈被损伤的风险,不是随便谁都能自己操作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像刷牙一样简单的,能自行操作的牙齿美容获得的只是简单的清洗效果,绝对没有广告上宣传的那么神奇。

    根据现在的统计,在我国的成年人中,80%的人有牙周疾病,这和我们国家的卫生健康水平,对牙齿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改善这种状况的关键一是牙齿出问题时要及时就医,很多人觉得看牙很麻烦,一颗牙要反复几次去医院,(这是牙病本身特点决定的)所以能拖就拖,等拖不下去时原来看两次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四次才能解决了。另一个就是要正确刷牙,我们口腔科对病人强调的向来是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要达到三分钟,确保牙齿的三个咬合面都要刷到,这样才能完成正确的牙齿护理。但是对牙膏,我们从来不会推荐,因为它确实是辅助中的辅助,再名目新颖的牙膏,刷得不得法对牙齿也起不到保健效果。据我了解,国外也有药物牙膏,但一般只是“含氟”,针对水中缺氟人群做适当的纠正和弥补,因为没有各种可以添加在牙膏中的中药,所以国外的牙膏市场比我们的要消停,但他们的牙病患者的医疗待遇却比我们要好得多。
, 百拇医药
     专业观察 营销追逐利润 中外市场皆然

     盲目消费 为“黄金时段”埋单

     席月

     商业分析师,加拿大中文报纸《新生活周刊》副主编

    作为一个消费者,其实哪里的牙膏都一样。这样说,首先是因为“高露洁” 和“佳洁士” 在全球的市场占有量都高于其他品牌。同时,它们的基本营销方法也是中西市嘲换汤不换药” 。

    北美和中国消费者看到的广告面孔不同,但是卖点相近:清洁口腔、防蛀齿、消炎牙龈、美白牙齿等。在加拿大,美国P&G公司出产的“高露洁” 和“佳洁士”几乎已经垄断了市场,剩下的一些极小数量的其他品牌牙膏,大部分打着“漂白” 牙齿的功效。相比之下,中国的消费者其实比加拿大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度,因为国内还有很多国产名牌的药物牙膏。
, 百拇医药
    关于“特效牙膏”是否特效、“美白牙膏”是否美白这样的争论,其实有点较真了。首先牙膏不是处方药,就不可以要求必须治什么。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牙膏能治好牙病,那么我们要牙医和牙科医院干什么呢?其次,这场争论其实可以延伸到“抗皱面霜” 是否抗皱,“去青春痘洗面奶” 是否去痘等很多日用品消费领域。作为消费者,大家都应该心照不宣:无论在哪里,广告商说话都不可以轻信。

    广告商的夸张的广告语言背后,是永远不会告诉你的负面的信息。其实这些年来,关于“高露洁” 和“佳洁士”内含有高于健康指数的一些化学成分的报道一直喧嚣不断。曾有报道说美国的一些日用品的有害含量高于欧洲的标准。一些厂家为了增加利润,在用料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降低成本,其次才是消费者利益。

    同时,由几家国际日用化学产品商的营销模式就可以看出来,它们都不惜血本的在黄金时间大打广告。美国P&G的商业营销(Marketing) 曾经被选入哈佛商学院的营销案例课本,而它成功营销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同一领域中打造不同品牌,并侧重不同消费人群做不同市场包装。假如你看见几家洗衣粉品牌销售战打得火热,消费者最终购买的却可能是同一生产商的产品。
, 百拇医药
    作为消费日用品来说,市场营销战、广告战是一项很大消费。“特效牙膏” 最大的支出也许不在那些特效成分,而在于能让消费者知道它“特效” 的黄金时段的广告中。

     另类声音

     信任危机 非消费者之过

     刘成深

     某门户网项目负责人

    一遇到市场问题,就把责任推到消费者“盲目消费”的心态上,这样做并不公平。

    品牌、价格、专家推荐、权威认证、电视广告……有了这些担保还出问题,那还能相信谁?牙膏的成分功效是很专业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自己根本无力辨别哪种牙膏更有效更安全,更适合我的情况。媒体还好一些,一边拼命打广告,一边还披露一些诸如一支牙膏成本只有几毛钱,牙膏安全性遭质疑的新闻,至少让消费多了一些知情权,有选择的空间。
, http://www.100md.com
    消费信任的脆弱同样与监管不力有关。功效没经过临床试验,为什么还能写进产品说明中?有关组织的认证行为不合法,为什么还能持续这么多年?广告有夸大嫌疑,为什么在电视上还铺天盖地?产品暴利,为什么不给予必要的限制……这些问题在困扰我们的同时,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感。如果别人说的都不可信,信自己的经验成吧贵一点的牙膏质量、功效好一点,知名品牌广告做很多,还能请来知名专家认证,证明厂家有实力,不是小作坊,质量更有保障没想到这样还会上当,居然还有“1元钱等于23元钱”的诡异事件发生。但是谁敢因此认定一块钱的牙膏最好用?天天用。最具公信力的主管部门不允许推荐产品,因为怕暗箱操作。但在市场上,更没公信力的操作早已由暗转明大行其道。

    如果说市场行为必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那你至少得让我信一样儿吧。

    选购牙膏,我们还能依据什么?晨报记者 蔡代征/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