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各类论文2 > 正文
编号:10961659
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91kb)。

    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马胜林 ,吴稚冰(浙江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 ,杭州 310022)

    中图分类号:R730.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1070 (2004) 12 - 0008 - 04

    近年来热疗因其安全有效而逐渐成为继以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后的又一种抗肿瘤手段。由于热疗

    毒副反应低 ,而且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有协

    同作用 ,故现在热疗正逐渐应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中。

    现将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热疗联合化疗

    热本身会对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效应,在 43° C

    以上的高温对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而热疗与化疗

    联合应用往往可以起到协同的作用 ,其机制有以下几

    方面: ①加温使某些化疗药物如铂类 ,蒽环类等的细胞

    毒性增强。②加温改变了化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使

    肿瘤局部血流量增多 ,从而使瘤体内的药物摄取增加 ,而且加温与化疗同时进行要比加温后使用化疗瘤体内

    药物浓度高。③加温抑制了 DNA 多聚酶介导的 DNA

    损伤修复作用 ,以及使某些蛋白质变性 ,故加温可能会

    逆转某些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如 Brozovic A 等[1 ]

    研

    究发现加温能增强细胞对 DDP的敏感性的作用在耐

    药和非耐药两种细胞中是一致的。④有研究发现加温

    使肿瘤细胞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氮 ,与化疗合用增强

    细胞毒性。⑤加温与化疗的协同作用可能还在于加强

    某些基因的表达及增强 IL、 TNF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作

    用等因素有关[2 ,3 ]。由此可见 ,加温与化疗的协同作

    用机制是多方面的。由于各种细胞株以及各种药物的

    特性不同 ,因此对热化疗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目前 ,热化疗应用较多的是局部热疗与全身化疗

    或局部化疗的结合。应用全身热疗由于技术要求高 ,且有一定危险性 ,故应用还不广。临床上已较为成熟

    的做法有胸腹腔热灌注化疗(HI - PC)和肝动脉插管

    热化疗等。

    1. 1 区域热疗与化疗

    1. 1. 1 局部热疗与全身化疗 全身化疗与局部热疗

    联合对于一些原发或转移性的肿瘤有一定疗效。自

    1999年 12 月至 2000 年 12 月本院用化疗联合热疗治

    疗中晚期肺癌35例[4 ]

    ,均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肺

    癌 ,其中鳞癌11例 ,腺癌 22 例 ,小细胞癌 2 例;初治 9

    例 ,以往曾用放化疗26例; Ⅲ A期3例 , Ⅲ B 期6例 , Ⅳ

    期26例。非小细胞肺癌用 MVP 方案:MMC 6~8mg/

    m2

    d1 + VDS 4mg/次 d1 , d8 + DDP80~100mg/ m2

    d1~

    d3 ;小细胞肺癌用 EP/ CAO 方案:VP - 16 0. 1d1~ d3 +

    DDP80~100mg/ m2

    d1 ~ d3或 CTX600mg/ m2

    d1 +

    ADM40mg/ m2

    d1 + VDS 4mg/次 d1。上述方案均为 3 周

    重复 ,每例病人用 2~6 周期化疗 ,平均 3. 4 周期。热

    疗选用内生场热疗系统对肺部病灶加温 ,输出功率

    600~800W,频率 36. 40mHz ,加温至 41~43° C 60~90

    分钟 ,采用 TC - 2 型高阻导线无扰测温仪进行测温。

    热疗在化疗结束后即开始或与化疗同时进行 ,每例病

    人热疗次数5~20 次 ,平均 10. 3 次 ,每次热疗间隔时

    间72小时。结果:完全缓解(CR) 2 例(5. 7 %) ,部分缓

    解(PR) 19 例(54. 3 %) ,稳定(SD) 11 例(31. 4 %) ,进展

    (PD) 3例(5. 6 %) 。主要毒性反应为化疗所致的血象

    及胃肠反应 ,另外有3例病人热疗当天发热 38° C~39°

    C ,未用药 ,第2天即热退。有1例病人局部皮肤小水

    泡、发红 ,对症处理后迅速好转 ,未见热疗引起的其他

    不良反应。研究还发现局部加温能使全身体温得到不

    同程度的提高而不必达到全身热疗的技术要求。

    1. 1. 2 局部热疗与胸、腹腔热灌注化疗 对于腹腔和

    盆腔的恶性肿瘤 ,即便实施了根治性的手术 ,仍有大部

    分会出现腹、盆腔肿瘤转移而死亡。一些腹膜腔以外

    的恶性肿瘤也有一部分最终会出现腹腔转移。由于腹

    膜腔容积大 ,故肿瘤细胞扩散较广 ,而腹腔热灌注化疗

    是利用热疗、局部化疗和大容积腹腔灌洗相结合的作

    用 ,因此对中晚期腹腔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另外腹腔

    灌注使腹腔内药物浓度比全身给药高出 2. 5~8 倍 ,尤

    以门静脉内最高[5 ]

    ,对由门静脉转移入肝脏的癌栓和

    癌细胞能起到更强的杀灭作用。同时由于腹腔内的低

    渗化疗液形成的腹腔与细胞内的压力差促使瘤体细胞

    内的摄取药物增加 ,因此腹腔灌注低渗化疗与热疗联

    合也应能提高其疗效。

    本院曾报道奥沙利铂(L - OHP)加 5 - Fu/ CF联合

    DDP腹腔温热灌注治疗晚期大肠癌28例[6 ]

    ,均经病理

    证实为晚期结、直肠癌。方法:将80~100mg DDP溶于

    500~2000ml 生理盐水加热至 48° C 左右快速注入腹

    腔 ,然后采用内生场热疗仪同时予以腹腔局部热疗 ,使

    腹腔温度在 41 ° C ~43° C ,加热 60~90 分钟 ,每周两

    次 ,间隔72小时。次日予全身化疗(L - OHP130mg/ m2

    d1 + CF200mg/ m2

    d1~d5 + 5 - Fu 500mg/ m2

    d1~d5 ,21

    8

    (总712) 《中国医刊》2004年 第39卷 第12期 · 专家论坛·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天一个周期 ,至少 2 周期) 。结果全组病例有效率为

    53. 6 % ,腹水缓解率为44. 4 % ,明显优于单独化疗。毒

    性反应主要表现为 Ⅰ~ Ⅱ度的胃肠反应 ,发生率为

    67. 9 %(19例) ; Ⅰ~ Ⅱ度白细胞下降 46. 4 %(13 例) ,贫血21. 4 %(6 例) ,血小板减少 17. 9 %(5 例) ,有 67.

    9 %(19例)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 ,停药后

    恢复;还有 12 例出现可耐受性腹部热痛 ,灌注结束后

    可自行缓解。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毒性反应能为

    患者所耐受。

    局限胸膜腔的恶性肿瘤 ,胸腔内热灌注化疗也是

    一种有效的办法。本院采用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 55

    例癌性胸水病人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7 ]。全组病例均

    有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 ,先给患者做胸腔闭式引流 ,24~48小时内尽量排尽胸水。对照组 30 例 ,将 DDP80

    ~100mg/次胸腔注入。治疗组 25 例 ,将 DDP80~

    100mg/次胸腔内注入 ,注药后 2~6 小时选用 915MHz

    微波热疗将胸腔内温度加热至41° C ~43° C ,40~60 分

    钟 ,2次/周 ,两组病例DDP胸腔灌注每7~10天重复1

    次 ,共2~3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8. 0 %和60. 0 %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 05) 。毒副

    作用主要为轻度的胃肠反应和白细胞下降 ,两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