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病因病机学 > 第三篇 病机
编号:10962364
第二十章 痰饮病机
http://www.100md.com 《中医病因病机学》
     痰和饮,都是津液病变。凡津液失常而变稠浊粘厚以形成病变者,称为痰;因津液不得输布运化,蓄积停聚而形成病变者,称为饮。前者其质稠浊,后者其质清稀。由于痰和饮在病理上每多相伴为病与互相影响,故常痰饮并称。二者既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原因。痰饮病机就是关于痰饮形成及其致病机理与传变规律的理论阐释。

    饮之说始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水饮内蓄";《六元正纪大论》有"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金匮》提出"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关于饮的论述共41条,治有四大法,十九方,为水饮病机学说奠定了基础。隋唐以后,则在仲景水饮基础上补充了痰。如《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突出地论述了痰的病因病理。但这些方书,包括《千金》、《外台》,都是把痰和饮混在一起论述的,没有严格界限。直至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才将"痰"和"饮"作了明确的区分。如说:"痰之与饮,其由自别,其状亦殊,痰质稠粘,饮为清水。"金元四大家则着重在痰方面作了较大发挥,并提出了一些特殊见解。特别是朱丹溪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要根据痰所在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予以治疗。他说:"脾虚者,宜补脾气;……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能导;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升。……"到了明清时代,对痰的论述,日趋完整。如张景岳说:"痰有虚实之分,……善治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这就进一步提出了针对病因预防治疗之说,这是前人所没有专门提及的。清,喻嘉言论痰的形成及其致病之由说:"若五经不并行,……一有瘀蓄,即为江河回薄之处,秽垄丛积,水道日隘,横流旁溢,自所不免。"叶、薛、吴、王等温病学家则论述了痰热浊邪,上蒙清窍引起的一系列危证,创立了清热涤痰、开窍避秽的治疗方法,并在病机上提出了新的认识。

    从上述痰饮病机的概念和沿革可以看出,痰和饮涉及的范围是很宽的,但界限是明确的,而且饮的学说在汉代就规模大备了,痰则从隋唐以后才渐趋完善。所以《杂病广要》说:"古方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不仅痰相饮有明确的区别,而且痰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之痰,即指出于咽喉口鼻的涕唾涎沫。如《杂病广要》说:"今之痰者,古之云涕云唾云涎云沫是也。"广义之痰,则泛指因津液发生病变所导致的痰证。如《明医杂着》说:"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变为痰焉。"痰和饮在病机上有相同的地方,有不相同的地方。饮的产生,主要是因水湿为病,由脾而及肾,其质清稀,多停聚于胃肠,上射于肺,旁及胁肋,外溢肌肤。痰的产生,主要是人体各邪的津液发生病变,责在五脏之伤,其汁稠浊,其性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来去无定,聚散无常,遍及全身内外,为病多端,怪证百出。但二者的病机都是水液的变化,都关系到脾、肺、肾的气化功能失常。

    (一)痰饮的发生

    饮的发生,可由外受湿邪引起,如气候潮湿,冒雨涉水,坐卧湿地,汗出当风,皆可导致湿邪外侵,亥府闭塞,肺卫阳气受伤,水不化津,内聚为饮。《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饮发中满。"《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独胜则湿气内郁,……饮发于中。"也可因内伤水饮而成,如天暑、劳役、酒后而恣饮水浆冷物,伤及脾肾之阳,以致脾不运化,肾不制水,小便不利,水液停积而成饮。《金匮要略》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由此可见,饮的形成,主要由外受寒湿,内伤水饮,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以致阴盛阳衰,水为阴类,因而水液聚积成饮。

    痰的发生:凡六淫、七情、饮食、劳倦以及脏腑弱损,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津液病变而形成痰。杨仁斋《直指方》说:"痰之所以发动者,岂无自而然哉。风搏寒凝,暑烦湿滞,以致诸热蒸郁,咽食生冷煎膊,腥臆咸膳,动风发气等辈,皆能致痰也。"《儒门事亲》认为痰的病因有湿、食、酒、热、风五种;《医宗必读》更增气、燥、寒等三种;《本草纲目》增入暑、惊、脾虚三种;《医学入门》还增火、虚二种。综上所述,说明痰既可由外感引起,也可因内伤而发生,多方面的原因均可形成痰的病变。

    至于痰和饮的区别,饮为水之属,其质清稀;痰为津液凝聚而成,其质稠浊。饮则全由脾胃不能运化水谷,主要停于肠胃之中,可以泛溢于胸胁、四肢、肌肤;痰则五脏之伤,皆能造成,在人体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景岳全书》指出:"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现将痰和饮列表鉴别于后:

    (二)痰饮的病理传变过程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责在肺、脾、肾三脏气化不失常度。肺主气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肿为胃行其津液以灌溉于全身内外;肾为水脏,主蒸化,泌别清浊,司开阖而行水。所以《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经并行。"《医学入门》也有如下提法,"痰源子肾,动于脾,客于肺。"可见水液运行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水液之所以能上输、下布、外出、内注,又全赖三焦水道之敷布,使水谷精微之"精专者入于脉中而为营气,其僳悍者行于脉外而为卫气",营卫调和,故能内营脏腑,外充肌肤,濡润筋骨关节。其无用之浊液废水,则为气机推荡而从汗、尿,经皮肤或小便排出体外,故无水饮停留、痰涎停聚之患。若脾、肺、肾三脏之气化失常,水液之输布、排泄紊乱,则形成痰饮病变。

    饮的停积与三焦和脾的关系密切。三焦主持全身气化,是水液的通路,气化则水行。若三焦气化失宜,水液不运,必致停积为饮。《圣济总录》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运乎匀,则能宣通水液,行之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积,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从三焦分部所属之有关脏器而言,则肺居上焦,有通调水液的作用;脾处中焦,有健运水液的作用;肾处下焦,有蒸化泌别水液的作用。通过肺的通调下降,脾的转输上行,肾的蒸化开阖,以共同来完成水液的吸收、运行、输布、排泄的过程。若肺之通调滞涩,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或由三脏功能失调并相互影响,则导致水液停积而为饮。但三脏之中,以脾的运化失司最关重要,因脾气一病,则上不能输津于肺,下不能助肾制水,必致水液内停中焦,流溢各部,波及五脏而受病。《金匮》所论《水饮》病变,皆与脾的运化失调、水饮停聚胃中有关;痰饮则因水饮停聚胃中而下流于肠;悬饮则由胃中旁流于胁下;支饮则由胃中上入于胸膈;溢饮则由胃中而外流于四肢。

    在病因作用下引起津液发生病变而形成痰的病理过程,首先是脏腑气化失常,进而导致气血浊邪,熏蒸凝聚,饮食津液皆化为痰涎,随气升降,流行于人体各部而造成种种病变。如《景岳全书》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涕液败,而气血即成痰涎。"然而津液之所以形成痰,又与脾肺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景岳全书》指出:"五脏之病,虽皆能生痰,然无不由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文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寓意草》更提出了"窠囊之说",具体阐述了"肺为贮痰之器"的机理。如说:"脾之湿热,胃之壮火,交煽而互蒸,结为浊痰,溢出上窍,久久不散,透出肺膜,结为窠囊。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如莲实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其外窄内宽,任其驱导涌涤之药,徒伤他脏,此实闭拒不纳也。"至于痰形成之后,其活动则可随气升降,全身无处不到。《丹溪心法》作了如下论述:"人之一身,无非血气周流,痰亦随之,……大抵气滞则痰滞,气行则痰行。"所以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若痰在脏腑发生病变,则可引起咳喘、喉风、梅核气、癫、狂、痫、中风、疟疾诸证;若在经络发生病变,则可引起肢体麻木,骨节筋脉强硬疼痛;若痰在度里膜外和筋骨之间,则可引起凛疠、乳核、痰包、流痰之类病证;痰涎还可形成症积、痞块等。综合起来,痰和饮的病理传变:第一,饮多由外受湿邪,内伤水饮所引起,其病之关键在脾,其质清稀,可由胃中而下入肠,上射肺,溢于胸膈,流于四肢;第二,痰则由津液不清,气血浊逆,熏蒸凝聚所导致。而津液的病变又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皆由三脏气化失调所导致。痰形咸后,则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第三,痰和饮又都关系到三焦和膀胱化气行水之府,若因两腑之水道不通,气化不行,则水液停聚而为痰饮。

    (三)痰饮病变的转归

    痰饮病既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又有寒热虚实不同之转化。就脏腑方面而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二脏常相因为病,若脾肺之病日久,则"穷必及肾"。《医贯》所谓:"肾虚不能制水,洪水泛溢为痰,是无火也,故用八味丸补火。阴虚火动,则水沸腾,……水随波涌而为痰,是有火者也,故用六味丸以配火。"由于肾气亏虚,不能化气行水,津液停聚为痰饮,病及脾肺。至于寒热虚实的转化,则外感新病多实,内伤久病多虚,外感内伤相因为病者,则常出现虚实兼见之证。脾病痰饮,常以正虚为主,邪实次之;肺病痰饮,有虚有实。寒邪犯肺之痰饮,常可发生热化之变;肺热痰饮,日久亦可发生寒化之变。由于痰饮可以随气升降,到达人体各部,故病情亦有轻重之不同,尤其是痰饮在心的病变更为严重。若水饮凌心,可以波及肺肾,出现心悸气喘,咳嗽痰多,甚而呼多吸少,喉中痰鸣,额汗如油,四肢逆冷,此不仅心阳虚衰,而且肺肾之生机亦将告绝,为虚脱之候。又痰蒙心窍之重证,可以导致神昏谵语,喉间痰鸣,四肢逆冷,脉微欲绝,大汗淋漓之内闭外脱的危证。

    饮证以喘咳,呕泻,痞膈胀满,眩晕心悸,肠鸣浮肿,短气多唾,身重痹痛等症为特征,关键是分清四饮四证,以及邪正虚实。在冶疗上,由于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主要以温化为法。《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分而言之,则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温化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宜攻。若邪盛正虚,又宜攻补兼施;水热相杂,又当寒温并用。

    痰证形成后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在人身各部引起病变,但仍不离脏腑经络。归纳如下:凡痰在肺的主要证候是咯痰,但咯出之痰有黄白、稀稠、易咯出或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或吐浊唾涎沫,或稠而带绿,或如煤治、桃胶、破絮(舰肉)等等之不同。引起之病有咳嗽,哮喘,喉风,梅核气,肺痈,肺痿,肺痨等;凡痰在心的主要证候有心跳心慌,神昏,狂乱,谵语,痴呆,梦寐奇怪等。病变有心悸,心痛,癫狂,温病痰热蒙蔽心包等;凡痰在脾的主要证候有吞酸,嘈杂,痞满,心下如停冰雪,或呕吐冷涎绿水,黑汁等。病变有呕吐,噎膈,疟疾,脾胃虚弱等;凡痰在肝则有胁肋胀痛,头昏眼花,口眼歪斜或颤动,肢体麻木或瘫痪,或痰涎挟肝气上冲,或自觉胸腹间有二气交扭,时时如烟上蕉,顿觉头面轰热等。病变有中风、痫证、痰厥、眩晕等;凡痰在肾的主要证候有腰痛冷重,或脊中一点如冰冷痛,眼皮之下烟灰黑色,男子精冷,女子宫寒等。病变有遗精,阳痿,经纱,不育,带下等;痰在经络的主要证候有四肢强硬,皮肤麻木,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痰在筋骨则形成流痰;痰在皮里膜外,则可形成痰核,瘰疠,瘿病,舌下痰包,乳中结核等。至于痰病的治疗,则应首分标本缓急。第一,治痰必求其本。如《景岳全书》谓:"凡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痰因寒生者,宜温中为主;风痰宜散之,非辛温不除也;湿痰宜燥之,非渗利不除也";第二,痰之急证当先治标。如《医碥》云:"治病固当求本,当须看痰势缓急,缓则治本固也。若痰势甚急,度难行散,非攻无由去者,虚人可标本并治,补攻兼施。若势甚急,则虽虚人也当先攻后补,如中风之用三生饮、控涎丹是也。当此咽喉闭塞之时,不吐去其痰,立即堵塞而死矣。"对于治标治本,不仅要分清缓急,还要从病机上辨别是因病而致痰,还是因痰致病,然后论治。余振东说:"夫人身本无所谓痰,痰因病而生耳,惟治其所以生痰之病,则痰自除。至于方书所载有风痰、寒痰、火痰、湿痰、清痰、老痰、味痰、酒痰、郁痰、顽痰、惊痰、虚痰种种各色,而变现诸证,千态万状,似种种杂病,此又不得以种种治法,但治其痰,则病自去"。其次辨寒热虚实用药。如《士林余业》指出:"治痰之法,须要审察寒"热虚实用药"。再次还要结合局部病变论治,将在各节中讨论,就不在此列举了。

    第一节 痰 病 病 机194

    第二节 饮 病 病机19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