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647
“医院午休”该休矣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1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46期(总第2300期 2006.04.21)
     据媒体报道,4月6日中午1时20分左右,烟台大学学生孙阳左眼不慎落入对眼球腐蚀性很强的碱性微粒,眼球在四五分钟内迅速肿起来,他分别到烟大校医院、海军烟台医院就诊,结果两医院的值班人员告诉孙阳,大夫现在不在,2点才上班。

    如今,“医院午休”似乎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丽”一景。据了解,济南市各医院前来就医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上午,约占全天就诊人数的2/3以上。但许多患者反映,医生中午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给患者特别是家远或外地的病人带来不便,不少患者和陪同的家人只能在走廊里等着医生下午上班。

    从经济学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病人看成是顾客,把医院看成提供有偿帮助的组织。供求理论一直是我们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按道理说,供给和需求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医院午休”的现象却似乎将我们带进了一个误区:作为有需求的病人需要看病,而提供帮助的医院却没有行使职能,在这里,供给和需求出现脱节和分离而“孤立”地存在着。

    对医院来说,改变“医院午休”制度会大大增加医院的经营成本。如果延长门诊服务时间,一方面要增加大量的医护人员,另一方面各种机器要长时间地工作,此外还有其它方面的费用也会大幅度增加。原来是成本和经济利益在作怪!医院的管理层在潜意识中进行着成本收益分析,将改变“医院午休”产生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对比后,医院发现收益偏少,于是,他们就不会轻易改变制度。

    除此之外,政府投资、人员编制等也影响“医院午休”现象的产生,我们没有理由完全将希望寄托于医院的“绝对公心”,也没必要奢求医生24小时坐诊。但如果医疗主管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医院推行门诊连班制或间隔式门诊、不休诊制,或者让医院作息制度与企事业单位的作息时间相对错开,从而方便上班族就医,这无疑是解决当前“医院午休”瓶颈的良药。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医院能合理调配人员,专家午诊的实现指日可待。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5期, 百拇医药(姜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