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Y > 瘀证
编号:10969409
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指标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2期
冠心病,1血脂代谢(紊乱),2血管内皮功能(收缩与舒张),3凝血机制(血栓形成),4冠脉形态(狭窄),5其他方面,6展望,【参考文献】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因正虚、寒凝、痰浊、气滞、瘀血之不同,但基本病机为心脉瘀阻。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血瘀证是CH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已有的研究证明,CHD血瘀证的形成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机制失常,血液处于血栓前高凝状态的病理生理相似。因此,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指标主要依据这些方面来从生化、体液、影像等多个角度开展,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了CHD的证候本质,现综述如下。

     1 血脂代谢(紊乱)

    近些年的现代研究指标表明,CHD血瘀证的形成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导致高黏血症。毛威等[1]对CHD患者血脂研究发现,血瘀证患者的TG、TC、LDL-C的水平均较其他证型CHD为高,对心血瘀阻、痰浊壅盛和气阴亏虚证型临床研究发现,心血瘀阻和痰浊壅盛存在胰岛素抵抗(IR),但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Ins)仅存在于心血瘀阻型CHD,且脂质紊乱也以心血瘀阻为最显著。因此目前有研究认为IR是导致脂肪代谢紊乱的中心环节,且常先于脂质代谢异常发生,如王东生等[2]认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存在于冠心病的各证型,且由非痰非瘀到痰凝心脉到痰瘀痹阻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张继东等[3]发现,心血瘀阻和气虚血瘀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心血瘀阻IR的的程度表现最高,并与纤溶活性异常密切相关。孙锡印[4]对48例气滞血瘀证和72例气虚血瘀证CHD患者与45例正常人的血脂蛋白即apoA-I、apoB研究表明,两组均存在血脂蛋白代谢紊乱,表现apoA-I水平降低,apoB及apoB/apoA-I水平升高,气滞血瘀型的血脂蛋白代谢紊乱严重,表现为apoA-I低于气虚血瘀型,而apoB、apoB/apoA-I高于气虚血瘀型。认为apoA-I和apoB可作为血瘀证气虚和气滞辨证的客观指标。

     2 血管内皮功能(收缩与舒张)

    大量的研究表明,CHD血瘀证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分泌功能失衡,以往对冠心病血瘀证和ET、NO相关性研究结果虽不完全相一致,吴家宽等[5]发现通过药物降低血浆ET的含量,可以改善CHD血瘀证患者的症状;陈建鸿等[6]观察100例不同证型CHD患者血浆ET水平,发现偏实组和偏虚组ET均显著增高,且偏实组较偏虚组ET升高明显,偏实组各型中心血瘀阻滞型较痰浊壅塞型ET水平显著增高,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各型差异间无明显性。而李佃用等的结果表明CHD血瘀证系NO分泌减少为主[7],但对ET/NO升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