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977
恐吓性宣传让消费者渐行渐远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1期(总第2305期 2006.05.08)
     国外优秀的广告公司,一般都很注重对人性特点作分门别类的研究,从而形成产品广告宣传的最终利益(人性化)诉求点。国内一些优秀的营销策划公司,也有在深入研究人性、寻求媒体宣传最终利益(人性化)诉求方面做得很成功的。据说,对消费者进行恐吓性宣传就是其中的一大战术。

    将对健康的正常需求建立在对死亡或疾病的恐惧上,这是恐吓性宣传的要义。有一则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产品广告文案是这样写的:“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有8000万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或潜在患者……您不想成为这8000万之中的一分子吗?请用……”还有更吓人的:“8000万人骨里插刀!”——吓死人了,每个人骨头中都有一把刀,那怎么办呀?类似的广告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前面那则广告就曾经挂在我们居住的大楼电梯里,我记住了它的大致内容,但假如我是一个骨质疏松症患者,我不会准备购买。为什么?一是我可以怀疑产品的疗效,二是我知道骨质疏松一类病症,需要的是预防性治疗,一经形成,特别是更年期以后就很难逆转了。消费者只要具备一般的医疗常识,再稍稍作些理性思考,我想这样的广告就会失去效果。

    恐吓性宣传对于企业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启动市场。因为更多的企业总是想自己的产品一下生产线就可以让消费者在门口排队购买,所以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消费者的重度需求,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产生对疾病的恐惧、害怕心理,不试一试担心以后会后悔。

    任何一个产品的上市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但是这里面毕竟难以摆脱企业的功利性目的。都说中国的保健产品走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怪圈,为什么?透支得太多了。还有一个现象可以作为佐证:中国职业经理人在一家企业的平均职业寿命是半年。为什么?因为老板给你的准备时间最多半年,半年里做不起来市场,当初的客气尊重就都没有了,自然你就得走人。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操盘手们也不得不违反规律,把一个又一个产品做成了短命的产品,明知是在拔苗助长,但是也不得已而只好为之。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许在短期内是看到了利益;可是对于行业来讲呢?危害也很明显:保健品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

    既然恐吓性宣传已经在消费者中间产生了相当的逆反效果,营销策划界是否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比如人性向善的方面,找出广告宣传的最终利益诉求点,来引导消费者进行健康、理性的消费呢?这似乎已值得业界人士开始思索和关注了!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51期, http://www.100md.com(利剑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