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 2006年第2期
编号:10972866
肛门坠胀辨治八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
肛门坠胀,1调和脾胃,升清降浊,2疏肝理气,解郁益肠,3补肾益脾,固本除胀,4清热利湿,疏导胃肠,5清心泻火,凉血除胀,6益气养肺,化滞除胀,7补益肝肾,润肠通便,8活血化瘀,温阳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学认为,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肺气之宣肃、脾之升清、肝气之疏泄、肾气之开阂。若上述脏腑有病,均可引发肛门病变。正如《血证论》中论述:“魂门之病,有由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者;有由肺经遗热,传于大肠者;有由肾经阴虚,不能润肠者;有由肝经血热,渗漏魄门者,乃大肠之滞与各脏腑相连之义也。”肛门坠胀一症,病位虽然局限于肛门部,但也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房劳过度,致使阴阳失调,脏腑亏损,气血不和,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而出现本症。在临床中我科对以肛门坠胀不适为主诉的症状的患者,通过肛门指诊、肛门镜、乙状结肠镜及钡剂灌肠等检查,排除肛肠科手术指征后,采用“肛门坠胀辨治八法”进行综合治疗,临床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1 调和脾胃,升清降浊

    此法用于脾胃失调证。脾胃主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水谷,脾气以升为健,胃主受纳水谷,胃气以降为和,如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谷精微不布,清浊不分,下注于肠,致使水湿痰饮内滞肠道,损伤肠络而发肛门坠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张景岳云:“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所以脾胃失调,是其主要病机。伴见:腹痛、腹泻,泻而不爽,矢气便溏或便意频数,泻下物酸腐臭秽,质多糊状,混有黏液脓血,小便混浊如米泔,纳呆胸闷,嗳气酸腐,食入益甚,面色萎黄,头目眩晕,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腻或白,脉弱或滑。治宜调和脾胃,升清降浊。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50g,党参、茯苓、白术、 鸡血藤、神曲、山楂、扁豆各15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