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973438
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机制及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第7期
人工关节置换,1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机制,2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药物防治,【参考文献】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大关节(如髋、膝)晚期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假体设计的改进,对生物力学的理解和技术方法的成熟以及先进的骨水泥技术的应用,其近、中期效果已有较大提高。但随着时间延长而出现的假体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人工关节翻修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人们把无菌性松动主要归咎于机械力学和人工假体方面的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引起人工关节松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了解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机制及其药物防治,对于预防假体无菌性松动,提高人工关节置换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 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机制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除与假体的材料、生产工艺、医生的手术操作技术(假体与骨界面间的密贴不够,关节位置安装欠佳等)有关外,目前认为引起人工关节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关节活动使假体表面之间长期摩擦,产生大量磨损微粒,微粒在骨-假体界面之间迁移,诱发局部环境中的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导致假体周围的骨溶解。

    1.1 磨损和磨损颗粒 人工关节植入后,磨损颗粒的产生即已开始。成年人全髋置换后平均每年行走约1×106步,每走一步要产生1×105个磨损颗粒。由于假体材料不同,磨损所产生的颗粒也不同,主要有聚乙烯、骨水泥、人工陶瓷和各种金属颗粒。磨损颗粒的产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1]:磨损(wear)和腐蚀。磨损是指假体材料以磨屑形式从假体表面移走,根据表面形态变化的不同,磨损的基本机制可分为黏附磨损(adhesive)、摩擦磨损(abrasive)和疲劳磨损(fatigue)三种。根据假体活动的条件不同,磨损可分为4型[1]:Ⅰ型是两个主要负重关节面在功能活动时发生的磨损;Ⅱ型是主要和次要关节面之间发生的磨损;Ⅲ型是两负重关节面之间嵌入第三种颗粒引起的磨损;Ⅳ型是两非负重关节面之间的磨损。不同的磨损类型可以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关节。腐蚀是指金属离子从假体表面释放的一种电化学过程,最常见于金属的结合部位,如假体头、颈结合部。腐蚀所产生的颗粒主要是这些金属离子的沉淀物。磨损颗粒可以随关节液通过有效关节间隙远离关节向假体周围扩散,磨损颗粒在关节液压力作用下,伴随关节液沿阻力最小的途径扩散,可以到达各种界面,如骨、骨水泥、假体界面、假体骨界面等,还可以沿这些界面扩散,并到达骨或软组织中。扩散颗粒诱导假体周围组织反应,发生假体周围骨溶解。Kadoya等[2]对回收松动人工关节周围软组织提取磨损颗粒的研究表明,假体周围有无骨溶解主要取决于聚乙烯磨损颗粒的数量,每克组织超过1×1010个磨损颗粒是产生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先决条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2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