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编号:10974001
石仰山
http://www.100md.com
石仰山02.jpg
石仰山01.jpg

    石仰山

    上海市中医医院门诊部名老中医诊疗所特邀专家。 1950年高中毕业后,继承父业,从父石筱山学习中医伤科及针灸、外科,并师从黄文东医师攻读中医经典著作。

    1955年开业行医,1968年分配于上海市黄浦区崂山地段医院伤科,并晋升为首批伤科主治医师,1980年调入黄浦区中心医院伤科,1987年任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伤科主任医师,后被推荐选举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委员,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等。曾三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成为上海市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1991年为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1993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1994年为首批上海市领先特色专科--石氏伤科学科带头人。

    石从事伤科临床四十余载,理伤续断注重实践,推崇整体观点"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指导思想,力求明其病理,察其病机,撮其要旨,结合骨伤之特点,取其医理之精华,融古训与新知于一体。擅长气血兼顾,注重兼邪,突出痰瘀,内外并重,脾肾同治,治病求本。临症用药颇具特色,内服配伍强调君臣佐使,尤以药对运用而屡建奇功;外用之剂配伍则又讲究辛串走窍,注重剂型改革,疗效颇著。自行研制石氏伤膏,椎脉回春汤,胸胁内伤合剂,腰痛I、II、III汤方,骨密I、II号,接骨片,伤筋药水,风湿热袋等理伤系列药品,在石氏伤科专病专科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石氏著有《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石筱山石仰山卷》等书,发表"论损伤血瘀"等论文十余篇,进行了"石氏伤膏剂型改革的临床研究"等五项科研工作,学术继承人有邱德华、李浩钢,继承和发展了石氏伤科特色,在骨伤科领域颇有建树。
, http://www.100md.com
    ------------------------------------------------

    石仰山

    石仰山,男,1931年3月生。为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1950年高中毕业后,从父石筱山学习中医伤科及针灸,后又师从黄文东先生学习五年,深得石氏伤科和黄氏真传。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等职,曾任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上海市黄埔区中医医院院长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遵循先辈“十三科一理贯通”的辩证施治之古训,又博采众长,把中医各派各科的长处融会应用于伤科临床,使石氏伤科得到更大的发展,建立了“石氏伤科”研究室,总结整理“石氏伤科”的理论体系、经验秘方、诊断手法以及外敷药剂型的改革。强调治疗伤科要内外兼顾,整体调治。临床经验丰富,擅治伤科以及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腿痛等疑难杂症。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课题四项,两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著有《中华名中医治病秘本·石筱山、石仰山卷》一书。
, 百拇医药
    ------------------------------------------------------

    石仰山

    石氏是上海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世家,原籍江苏无锡前州镇石家岩。19世纪70年代迁沪悬壶济世,历经石兰亭、石晓山和石筱山三代的不断潜心努力,石氏伤科誉满沪上,独树一帜,成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枝奇葩,江南伤科一大流派。

    石仰山,1931年出生,是石筱山独子。年少时酷爱体育,上中学时身体壮实得像头小牛犊,高中毕业后,随父学医。石筱山是严父也是严师。石仰山学医后,只要石筱山为患者切诊就一定要儿子端端正正地坐在一边,看他为患者摸索、按捺,最后由他口授,让儿子抄写药方。起初石筱山开药时,总要向儿子讲解药的用途,后来遇到同样病情的患者,石筱山便让儿子拟写药方,由他修改、增减,并让儿子陈述药的用途,为何用此药,药量何多何少等。
, http://www.100md.com
    石筱山根据自己多年实践深深懂得,当一名合格医生,仅有临床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精读医书,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如果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坚持实践,就能够在医学领域自在游弋,不断攀登新高峰。本着这一指导思想,石筱山亲自登门拜访了当时著名的中医专家,他的莫逆之交黄文东先生,恳切要求黄文东收石仰山为弟子。黄文东见一代名医如此诚心,自然满口应允。这样一来,先生白天跟父亲学习临床经验,晚上便到黄文东先生家里,听黄先生讲解中医学理论,回家后还要继续刻苦攻读卷轶浩繁、晦涩难懂的医学典籍,直至夜阑人静。

    先生跟随父亲和黄先生学习五年,经考核独立开业行医。从独立行医到“文革”前的十年中,先生一面继续钻研医学,一面根据父亲口述,参加整理有20万字的《石筱山医案》。

    就在先生开始崭露头角时,1966年,即石筱山去世的第二年,石氏伤科遭到厄运。“文革”开始后,石氏伤科的牌子被砸了,先生的家被抄了、石氏子孙百年积累的珍贵医学资料被当作“四旧”一扫而光,先生精读过的两大车中医典籍,包括国内的珍本、孤本,全部卖到古籍书店,当废纸处理。先生也被戴上“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的帽子遭到批斗。尽管环境相当恶劣,先生还是冒着风险,把《石筱山医案》藏匿起来,不忍心百年来祖传医术付诸流水。粉碎“四人帮”后,《石筱山医案》才重见天日。先生声泪俱下地说:“这不是我个人家产,而是我父亲总结先辈经验,又耗尽毕生心血,发掘、整理的一份民族遗产。我完全有责任为《医案》写好集注,把石氏伤科祖传医术,毫无保留地献给党和人民。”
, 百拇医药
    粉碎“四人帮”,石氏伤科重见天日,先生也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虽然他因病右肺叶被切除一叶,要长期半休,但他坚持加班加点工作。在他的日程表上,几乎连休假日也没有,每天除了门诊、出诊、随访、讲学之外,晚上还要著述。从1977年开始,先生除了撰写“石筱山医案集注”外,又陆续撰写了“伤科的辨证论治”、“关于筋骨和肝肾关系的理论探讨”、“治疗脑震荡”、“石氏理伤手法谈屑”、“石氏消散膏治疗网球肘临床观察”、“伤科用药举要”等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发表后,受到医学界高度评价。

    1980年,先生调到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1987年任副院长,尽管行政事务繁忙,但从不放松自己的业务和科研工作。1990年,先生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采访,为解决中医传统汤药不便服用的问题,提出改革我国中药剂型的建议。文章广播后,被国内外多种报纸转载。

    在“石氏伤科”历代传人中,先生的中医理论功底较为丰厚,丰富的临床经验,又使他不断向更高层攀登。几十年来,先生既遵循先辈“十三科一理贯之”的辨证施治之古训,又博采众长,把中医各派各科的长处融会应用于伤科临床,他熟练运用先辈“外伤内治”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人是一个整体”,不论是脏腑、经络(脉),或是皮肉、筋骨等处受伤,都离不开气血两字。气血之于形体无处不到,气血是阴阳的物质基础,跌打损伤而导致产生的各种疾病,都会使气血阴阳失去平衡,鉴于此,治疗伤病一定要内外兼顾,整体调治。石氏伤科正由于做到“外伤内治、气血并重”,因而见效快,又很少有后遗症。

    先生的医德也是高尚的,他同样牢记“为医者应以仁慈为怀”的古训,竭尽全力奉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为此,他三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先生每天坚持看门诊,常常一天要接待五六十个患者,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有的患者被先生治好了病,悄悄地给他送来高档礼品,先生拒绝接受,他对送礼者说:“我们医务人员目前收入是不太高,但决不能因此而收受病家财物,这样做,就会失去我们医生济世救人的品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