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75145
以岭医药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现代特色中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35期
     10年前,我国政府启动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以致在当时出现了不少企业片面追求“中药现代化”的风潮,甚至出现了尽举国之力挺进美国FDA的现象。面对如此局面,以岭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确立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奋斗目标:一方面,以中医理论创新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药共举;另一方面,充分吸收现代科技,包括西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最新技术,把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念与现代科技复杂性科学、复杂系统与非线性科学的内在一致性相结合,创新药物研发思路,创新中药生产工艺,倾力打造“现代特色中药”。

    “现代特色中药”发展战略蕴含了以岭人对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发展理念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中药现代化应是基于中医理论传承和创新的全方位的现代化——不单是一个剂型的改进,也不单是一个工艺的改进,而应该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中药的组方配伍,到中药种养殖、中药加工炮制、制药工艺等全方位的技术创新。

    首先,他们传承与创新了中医基础理论——络病理论。在医药临床和科研中,学术创新是实践的基础、核心和依据,只有在理论上实现全面创新,才有可能取得实质上的发展和提高。早在20年前,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吴以岭教授就致力于络病理论的研究,他在系统整理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络病学说研究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2001年,吴以岭教授“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基础研究课题。2005年,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鉴定专家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该研究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随后,185万字的国内首部系统论述络病理论的专著《络病学》问世,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吴以岭教授主编的《络病学》教材已出版发行,并将陆续在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和研究生班开讲,“络病学”首次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中医学科。同时,集团在国内建立了首家络病重点实验室,创立了国家二级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05年“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课题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大奖,《络病学》专著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一等奖。以此研究为基础,“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中标国家973课题,吴以岭教授被聘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应该说络病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络病研究在经历了百年沉寂后再次焕发光彩。
, http://www.100md.com
    在进行络病理论重大创新的同时,以岭人始终坚持络病研究的物化原则,坚持理论研究带动新药研发,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国家准字号新药“通心络胶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由特色组方配伍而成的系列通络药物相继问世,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成为市场主导品牌产品。国内外许多著名中西医专家对通心络胶囊进行了300多项实验与临床研究,取得大量科研成果,从不同角度证实了其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具有干预作用,显示出通络方药治疗血管病变的确切疗效,同时也证明了络病理论在血管病防治方面的科学价值。

    现代特色中药必须有现代高新技术支撑才能提升药物的疗效,为此他们先后引进了世界领先的指纹图谱和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等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目前,作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通心络胶囊超微粉技术应用示范研究”已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超微粉通心络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也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创新的中医理论、独特的组方配伍、现代高新生产技术、卓越的临床疗效四大要素造就了以岭“现代特色中药”的高品质。据统计,以岭医药集团根据络病理论创新成果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药物,已有6个取得了国家准字号批文并进入国内外市场,造福人类健康,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同时运用络病理论指导疑难病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研制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肌灵片、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肌萎灵注射液、用于肿瘤放化疗增效减毒的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感冒的连花清瘟胶囊等。

    事实证明,以岭医药集团倾力打造的“现代特色中药”战略已使以岭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以岭品牌药物在群雄逐鹿的市场大潮中脱颖而出,以岭医药集团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脚步越走越坚实。, 百拇医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