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18期
编号:1097500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病情改善的预测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18期
     本报讯 西班牙Mearin等报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首次就诊时IBS症状比较严重和随访3个月时病情好转是患者预后较好的预测因素。[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23(6)∶815]

    该项前瞻性研究在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期间进行,在517例符合罗马Ⅱ诊断分类标准的患者中,400例完成调查,随访率为77.4%,其中便秘型122例,腹泻型138例,交替型140例。通过日记和调查问卷对包括人口学特征、IBS症状、排便习惯、其他消化道症状、生活质量和心理应激状态等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随访1年后,约半数IBS患者和半数临床医生认为IBS患者的病情好转,但好转幅度较小。

    对日记和问卷资料进行的进一步分析显示,仅小部分IBS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而且具有异质性的特点。19%患者腹泻有所改善,26%腹痛频率减少,60%腹痛程度减轻,33%便秘好转。

    单因素分析显示,1年后与病情好转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① 首次就诊时IBS症状比较严重;② 首次就诊时生活质量较差;③ 便秘型IBS;④ 随访3个月时IBS病情有所好转;⑤合并有焦虑和抑郁状态;⑥合并有应激因素以及无其他合并症。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较好相关的预测因素只有2项,即首次就诊时IBS症状较严重和随访3个月时病情有所好转(比值比分别为1.32和4.44)。

    研究者认为,虽然该项研究的随访期仅有1年,但是其详细、全面和确实的随访资料对进一步加深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疾病过程和预后因素的认识和了解很有裨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