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 >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编号:11191388
中国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INR不应大于3.0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9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6期(总第2310期 2006.05.19)
     我国心房颤动抗栓治疗随机对照研究成果近日公布——

    近日,由卫生部科技司科技专项基金支持开展的“中国心房颤动抗栓研究及技术推广项目”顺利完成。该研究过程中还进行了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对照研究,这一研究结果彻底改变国内抗凝治疗一直参照国外研究数据的现状,为中国人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效果和安全性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填补我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资料的空白

    据了解,此次“中国心房颤动抗栓研究及技术推广项目”调查活动从2002年开始,整个课题历时4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领导的课题研究组联合国内27家医院共同完成。课题组在我国13个省和直辖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30~85岁人群,抽样涉及14个自然群,共有近2万人。这为我国心房颤动领域第一次提供了流行病学方面的数据。

    调查期间,课题组陆续进行了心房颤动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住院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及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血栓防治门诊和房颤病例登记制度,建立了心房颤动的病例数据库,便于对门诊和住院房颤病人登记并进行长期随访。
, 百拇医药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按标准人口校正后为0.61%。男性房颤总患病率0.9%,高于女性人群房颤总患病率的0.7%,且房颤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人群高达7.5%。此次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对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资料报告空白,按照此次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房颤动的治疗无疑将为医院临床增加负担。

    中国房颤病人特点:脑卒中发病率高、抗凝药物服药率低

    课题组通过对房颤住院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中国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国际相似。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比高血压患者更高。但是,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对于房颤的重视程度有限,长期以来忽视了房颤对脑卒中的影响,这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据胡大一教授介绍,目前国内房颤病人的服药率极低,华法林抗凝的时间与治疗指南存在巨大差距;房颤患者临床上很少接受规范抗栓治疗,住院患者中预防性阿司匹林抗栓的比例约占1/3,而超过半数患者没有任何预防性抗栓治疗。脑卒中发病率高和抗凝药物服药率低,是中国房颤病人的特点。“我们呼吁医院建立和推广血栓门诊,加强对中国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规范预防工作。”胡大一教授说。
, 百拇医药
    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还启动了国内首个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

    该研究从2002年10月开始在全国18家医院启动,预期随机入选824例,共704例患者进入分析,阿司匹林组369例,华法林组335例。其中男性420例(59.7%),平均年龄(63.326±9.97)岁;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2~24个月)。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50~160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初始剂量2 mg/d),调整剂量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

    据胡大一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推荐的预防血栓栓塞的华法林抗凝强度为INR 2.0~3.0,但也有某些研究认为亚洲人或中国人应该采用更低强度如INR 1.5~2.0。为此,课题组分别进行了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以分析中国人最佳的抗凝强度。
, 百拇医药
    课题组在研究期间,对参与对照的病人进行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外周动脉栓塞、急性心梗和严重出血)。

    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发现,调整剂量华法林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2.7%比6.0%,P=0.03,OR 0.44,95%可信区间(CI)为0.198~0.960),相对危险下降56%;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1.8%比4.6% 4.6%比1.8%,P=0.04,OR 0.38,95%CI为0.147~0.977);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52%(10.6%比5.4%,P=0.01,OR 0.48,95%CI为0.269~0.858)。

    次要终点事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终点事件华法林组明显下降(8.4%比13.0%,P=0.047)。华法林组总死亡率低于阿司匹林组[4例(1.2%)比8例(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中合并一项以上危险因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或血栓栓塞病史)者446例,占63.4%,其中既往发生过脑卒中或外周动脉栓塞者137例。对于这样一组绝大多数患者为指南中推荐的高危患者,华法林减少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研究采用的阿司匹林剂量并没有达到国际上推荐的325mg)。华法林组在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同时,轻微出血和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但华法林组5例严重出血的INR值均>3.0,其中3例脑出血患者发生事件INR分别为3.85、4.98、5.76。
, 百拇医药
    该研究证实了调整剂量的华法林(INR 2.0~3.0)在中国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150~160mg)。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总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避免INR>3.0。胡大一教授介绍说,课题组特别对适合中国房颤患者人群的华法林最佳强度进行了调查。对病例对照研究中住院诊断为房颤且口服华法林抗凝的435例患者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华法林抗凝的强度INR不应低于1.5,当INR>3时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加,INR<1.5时栓塞危险明显增加。胡大一教授最后总结称,中国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INR维持在2.0~3.0是安全有效的,但应避免INR超过3.0以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并发症。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8期, 百拇医药(孙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