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975524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防治探讨
http://www.100md.com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摘要 对257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病因及防治等进行分析,前五位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96例(37.4%)、感染58例(22.6%)、溶血症31例(12.1%)、 G6PD缺陷病30例(117%)、母乳性黄疸12例(4.7%)。转归与病因有关,围产因素及感染所致高胆其预后较其它因素的差。提出防治早产儿高胆关键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止围产因素所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积极防治感染。治疗上及早光疗可明显降低高胆程度,采用短时多次的光疗方法同样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可减少光疗的副作用。

    关键词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防治

    由于早产儿肝酶系统及血脑屏障等发育不成熟,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高胆),而高胆对其造成的损害往往比足月儿更严重,特别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更为明显[1]。本文对257例早产儿高胆的病因、转归及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

    本院新生儿科自1996年7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9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47.5%,其中早产儿257例,占高胆病例的505%。在早产儿病例中,男165例,女92例,28周<胎龄≤30周28例,30周<胎龄≤34周135例,34周<胎龄≤38周94例,平均为(33.5±2.62)周,平均体重(2105±285)g。起病日龄<3 d 128例,3~7 d 101例,>7 d 28例。

    高胆诊断标准 按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5 μmol/L,结合胆红素>34 μmol/L[2]。本组高胆均以间胆升高为主,均值(315.99±67.51) μmol/L,有25例同时伴有直胆升高。

    1.2 病因

    早产儿高胆病因前五位依次是:围产因素96例(37.4%)、感染58例(22.6%)、溶血症(指ABO溶血)31例(12.1%)、G6PD缺陷病30例(11.7%)、母乳性黄疸12例(4.7%)。围产因素主要包括母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分娩中使用催产素、难产、窒息及并发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与颅内出血等,感染主要是肺炎(56.9%)、败血症(13.8%)、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12.1%)、巨细胞病毒(CMV)感染(6.9%)。

    1.3 早产儿高胆病因与程度、转归的关系

    结果见表1。

    表1 早产儿高胆病因与程度、转归的关系(略)

    1.4 治疗与转归

    以光疗、静滴白蛋白、碱化血液及肝酶诱导剂等治疗为主。有70例在肉眼观出现皮肤黄染24 h内、经皮测胆红素(TCB)指数<10时即予光疗,其胆红素峰值为(304.21±45.35) μmol/L,而148例在出现皮肤黄染24 h后、 TCB>10时才光疗的患婴其胆红素峰值为(320.32±75.37)μmol/L,经统计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及早光疗可明显降低高胆程度。转归:从表1可知,围产因素组及感染组预后较其它组差,8例死亡及2例核黄疸属围产因素组,而另1例死亡与1例核黄疸属感染组,未愈出院也以这二组为多,溶血症及G6PD缺陷组虽高胆程度相对较重,但均治愈。

     2 讨论

    2.1 早产儿高胆的发病情况及预后

    本组早产儿高胆病例占同期新生儿高胆的505%,提示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发生高胆(因同期内足月儿的出生数要明显多于早产儿)。与同期足月儿高胆的胆红素峰值比较:早产儿为(315.99±67.51) μmol/L,足月儿为(336.30±75.0) μmol/L,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虽然早产儿胆红素峰值要低于足月儿,但其预后却比后者差,10例死亡病例9例为早产儿,3例核黄疸均为早产儿,提示早产儿高胆的危害明显比足月儿严重。

    2.2 早产儿高胆的病因

    本组病因围产因素占优势(37.4%),这与本院为重点产科医院有关,即病理产较多,相当部分早产儿是因异常妊娠而提前分娩的,常合并有窒息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等,均可抑制肝酶活性,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功能[3]。其它报道也反映大医院及地段重点医院高胆病因以围产因素为主[4,5]。感染也是造成早产儿高胆的重要原因(226%),如果黄疸持续不退,应考虑CMV感染,本组有4例CMV感染患儿黄疸在生后1个月出院时仍未消退。围产因素组、感染组的胆红素峰值[(319.42±81.51) μmol/L,(316.5±67.53) μmol/L]虽不及溶血症及G6PD缺陷组[(332.30±72.56) μmol/L,(329.49±63.23) μmol/L],但其预后却比后者差。这是因为围产因素组及感染组早产儿往往存在有严重并发症,在低氧血症、酸中毒、高热等病理状态下,造成白蛋白与胆红素联结力降低,或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营养、速尿等时,致使白蛋白胆红素联结量减少,导致体内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游离胆红素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而致脑细胞损害[6]。另外在上述病理状态下,血脑屏障受损,胆红素二价阴离子(B2-)与白蛋白联结的复合物都可进入脑组织,与神经细胞膜的极性基团结合,发生胆红素脑病[7]。本组48例脑干诱发电位异常者中,有30例属围产因素组,13例属感染组,也说明这二种因素的高胆更易造成脑损害。因此对于早产儿不能只依胆红素浓度衡量高胆的危害性,高危因素更为重要,也强调早产儿高胆的防治关键在于围产期保健,避免分娩过程中各种高危因素的发生及积极防治感染。

    2.3 早产儿高胆的防治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及早光疗,高胆程度可明显降低。一般在肉眼观皮肤刚出现黄染不久(24 h内),经皮测胆红素(TCB)指数<10时即进行光疗效果最好,不应等到胆红素值>255 μmol/L达早产儿高胆标准时才积极治疗。已有报道,早产儿在生后第1、2、3 d胆红素分别为51、154、105 μmol/L即应诊断高胆而予治疗,按此标准治疗最终胆红素>205 μmol/L者占33.3%,未予治疗者占80%,高胆程度也有明显差异,提示早期干预可降低高胆发生率半数以上[8]。但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光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有3例在连续光疗时突发肺出血死亡,其中2例为极低体重儿,考虑与光疗有关。故已有作者提出间断光疗(每天光疗8 h,停16 h)可以代替连续光疗,疗效相同,又减少了副作用,也有利母乳喂养[8]。本组有77例(30%)体重较低的早产儿采用短时多次的光疗方法。即每次4~6 h,停3~4 h,每天2~4次,同样获得满意疗效,无一例出现肺出血及其他严重的光疗并发症。本组有6例重度高胆儿进行换血术,均采用外周血管同步交换输血术,全部治愈,说明此方法对早产儿也安全有效,与足月儿高胆换血术不同的是早产儿更易发生血电解质紊乱和/或低血糖(早产儿发生率83.3%,而同期换血足月儿有10例其发生率为30%)。

     参考文献

    [1]Margot VB. Hyperbilirubinemia in preterm infants and neurodelopmenta outcome at 2 years of age: Results of a national collaborative survey[J]. Pediatrics,1989,83:915.

    [2]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7.

    [3]黄德珉.新生儿黄疸[J].新生儿科杂志,1995(10):148.

    [4]黄德珉.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及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6):357.

    [5]常立文.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6):357.

    [6]俞善昌.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1997,15:3.

    [7]李云珠,俞善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1996,34:285.

    [8]黄德珉.如何降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J].中华儿科杂志,1996,34:219.

    (广州市妇婴医院新生儿科,广东 广州 510180), 百拇医药(李坚 郑惠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