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6年第3期
编号:10976091
咪达唑仑、丙泊酚辅以局麻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的麻醉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3期
     本文将观察咪达唑仑、丙泊酚静脉全麻并在局部表面麻醉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现将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支气管异物患儿1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岁,其中男11例,女7例,体重5~21kg,平均10.5kg。ASA Ⅰ~Ⅲ级,营养中等。术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异物存留时间3h~3天。异物种类:瓜子、黄豆、花生米、塑料颗粒等。手术时间:8~50min。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2~4mg/kg。入室后肌注咪达唑仑0.2mg/kg,持续监测SpO2、RR、ECG,并于心前区常规放置听诊器,开放静脉通路,丙泊酚首次量2~3mg/kg静注,在喉镜的引导下,用1%地卡因于会厌部充分表面麻醉,置入支气管镜前以面罩持续给氧,置入支气管镜后改支气管镜侧孔持续给氧,根据患儿反应,静注丙泊酚1~2mg/kg,术毕,常规静注地塞米松0.3~0.5mg/kg,待脱氧SpO2维持在94%以上后送回病房。

    2 结果

    18例患儿在麻醉过程中,支气管镜均能顺利进入声门,无出现呛咳、屏气、紫绀等现象,SpO2维持在94%~98%,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一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术后清醒快,无麻醉及手术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气管异物对呼吸道刺激强烈,患儿术前多合并肺炎、肺不张。清醒状态下手术往往不能合作,且可加重原有的呼吸道症状。以往较常用的麻醉方法是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麻醉。氯胺酮对此类患儿呼吸道激惹现象特别突出,表现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及屏气、喉痉挛、呼吸抑制等交替出现。γ-羟基丁酸钠起效慢、作用时间长,易造成苏醒延迟,不利于短时间手术的呼吸道管理;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静良好、可控性强且无蓄积的特点,同时具备抑制咽喉反射及咳嗽反射的作用,为手术操作及呼吸道管理提供了良好的麻醉条件,同时与咪达唑仑合用可减少二者的用药量。因此,咪达唑仑、丙泊酚并辅助局部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实为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麻醉医生借鉴、推广。

    作者单位: 067600 河北宽城,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麻醉科

    (编辑:周 蕊), 百拇医药(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