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6年第5期
编号:10982167
血浆t-PA水平与血栓疾病的研究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5期
血栓疾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疾病,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性疾病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取脑血栓患者6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心肌梗死患者42例,另选取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t-PA抗原水平。结果 三组血栓病患者与对照组t-PA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栓性疾病t-PA水平升高。

    【关键词】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疾病

    当今世界,血栓性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第一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超过1200万人,美国每年有250万人患血栓病,死亡超过20万人[1],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200万人,其每年的死亡人数占全国疾病死亡人数的60%,尤其是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使该类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2]。估计每年至少有300万人次需要使用溶血栓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无创伤、能准确定位并可评价生理功能的诊断方法,研究特异、高效溶栓剂就显得特别重要。血栓形成在许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栓性疾病的突发性是该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血栓倾向的预报方法,防患于未然,对血栓病的防治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取我院自2005年1~1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心肌梗死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40例,为健康查体者。四组均采集外周血样本。

    1.1.1 脑血栓组 男39例,女28例,年龄35~80岁,中位年龄62岁。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及心、肝、肾、血液系统疾患者。1个月内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及影响纤溶活性的药物。

    1.1.2 深静脉血栓组 男22例,女6例,年龄37~75岁,中位年龄56岁。全部病例经彩色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确诊。

    1.1.3 心肌梗死组 男25例,女17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58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