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82814
中医学术进步在于理论创新与对实践的指导——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44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倡导建立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体现了中医理论的产出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继2003年中医体质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后,2005年,“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被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项“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课题;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已经出版,进入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范畴。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赞同。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王琦教授。

    记者:王教授,您主持“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近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医学术界认为中医体质学说是近50年中医理论新的产出,您认为理论产出具有哪些基本要素?

    王琦:中医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整个科技文化转型的时代中,中医理论必然在历史变革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发挥其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将获得新的理论产出,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实用性。
, http://www.100md.com
    理论创新必须保持与中医基础理论“质”的融合,即符合其理论思维的特征。并对原先规律性认识得以丰富、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中医体质理论的提出就是在保持辨病、辨证理论内核的基础上使其与辨体相结合,既完善了理论,又有利于临床。中医体质学的理论成果,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拓展深化和诊疗调控产生了重大的整体影响,所建立起来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对原有理论框架产生了新的突破。

    自中医体质学说创立以来,在中医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学者们发表有关体质学说的论文、论著达数百篇(部),各地开展了多项体质课题研究,使中医体质学研究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际学术界对中医体质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中医体质学说》在日本被多次翻译出版。有关论文论点在海外被研究应用。2004年8月20日,教育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主持召开了“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的鉴定会,王永炎院士等鉴定委员一致认为:“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互补互动,丰富了医学科学内涵,对实施个体化诊疗有显明的贡献度。其所发现的有关体质分类、体质差异等重要科学现象特性与规律,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新的认识方法和体系。对把握中华民族的体质特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 百拇医药
    记者:中医体质学说具有哪些内涵,对丰富中医理论有什么具体意义?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体质可分论、心身构成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四个方面。具体地说就是:体质过程论——体质是一种按照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发展过程表现为若干阶段,不同发展过程,由于先天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性;心身构成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构成体质的躯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之间的联系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体质分型标准或人群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应当注意到躯体—心理的相关性;环境制约论——社会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起制约作用。

    在中医理论体系上,由于中医体质理论的融入,可以拓宽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理论框架,并且阐明中医学有关“形神合一”、“三因制宜”等思想的科学内涵;在病因病机上,由于体质因素得到重视,可以延伸“三因”学说的内容,从禀赋体质角度拓展对遗传性、过敏性疾病的认知;通过体质预测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能够丰富病机学说的内涵;在诊疗体系上,由于将辨体与辨病、辨证相结合,既可以扩展以四诊、八纲为主的诊断学内容,又可以为临床治疗学提供新的模式;在防病治病上,由于体质干预思想与方法的应用,能够丰富和深化“治未病”、“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与实践,为个体化诊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记者:中医理论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这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中医体质理论如何反映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王琦:我们在开展中医体质理论长达近30年的研究中,在临床方面,进行了体质类型与易罹病症关联研究,发现多种疾病与某种体质的关联性(如痰湿体质与中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相关)。通过中药改善体质的研究,提出“体质可调论”,通过制定相关处方,开展改善痰湿体质和治疗小鼠I型超敏反应的研究,揭示了中药干预对体质状态的改善作用。提出了“体质三级预防”理论,即依据不同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尽早治愈疾病、恢复功能、促进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体质学的创立与研究,深化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对基础理论及临床医学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使病与证在人体的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了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方药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促进了医学研究对象从人的“病”到病的“人”的转变。

    依据新的医学实践进行学术创新,是中医学持续发展的源泉和需要。临床上既要发挥中医辨证、辨病论治的优势,更应从疾病的本质,所患病之人的体质特征上去寻找发病规律、病变特点,注意辨体用方,辨体用药及其宜忌,使治疗更具有全面性,对辨体论治的运用规律进行科学、系统、深入探讨,可以带动整个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 百拇医药(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