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20期
编号:10983609
替罗非班抗血小板作用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20期
     本报讯 意大利Danzi等报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使用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中,替罗非班能够早期达到最佳的血小板抑制作用。[Am J Cardiol 2006, 97(4): 489]

    该研究纳入114例接受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计划使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阿昔单抗治疗组患者接受0.25 mg/kg推注,随后以0.125 μg/kg·min的速度滴注12小时。埃替非巴肽治疗组患者接受2次(间隔10分钟)180 μg/kg推注,随后以2 μg/kg·min滴注24小时。替罗非班治疗组患者接受25 μg/kg推注,继以0.15 μg/kg·min滴注18小时。

    结果显示,给药10分钟后,阿昔单抗组的血小板抑制程度平均为(86±9)%,埃替非巴肽组为(92±6)%,替罗非班组为(95±5)%(P=0.001)。

    阿昔单抗组有29%的患者血小板抑制程度≥95%,而埃替非巴肽组有44%,替罗非班组有68%(P=0.02)。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中,替罗非班的抗血小板作用最强。

    点评 近年来,血小板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共同途径得以阐明。替罗非班是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该研究提示,替罗非班的抗血小板作用较其他常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强,能使接受PCI治疗的高危患者更早获益,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抗血小板药物。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临床经验还很缺乏,希望临床医生在使用该类药物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尤其是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联用的经验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李虹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