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879
裴国献: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62期(总第2316期 2006.06.02)
     【人物名片】

    裴国献: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中心主任,著名创伤骨科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复合组织异体移植学会秘书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国际《Microsurgery》杂志编委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总编辑等20余项学术职务。他还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裴国献199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2000年被总后勤部评为“科技金星”;2001年被解放军总后勤部确定为“总后院士后备人选”;2002年获军队最高科技人才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4年获“广东省名医”称号(全省总分第一名);2005年被广东省委组织部推荐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

    【大家•印象】
, http://www.100md.com
    这是一次愉快而难忘的采访。

    面对一个有着丰富阅历、成就卓越的医学专家、长者,职业生涯尚短的记者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情不自禁地会有些紧张;而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则会愈加挑起你的探知欲望。

    裴国献就是这样一个能感染你的人——近1.80米的身高,一身看上去很舒服的装束;讲话时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笑容可掬的表情,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不平凡的经历:15岁初中没毕业就应征入伍,从连队卫生员做起,后来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创伤骨科专家,创造了多个世界和亚洲纪录。

    “我的经历富有个性化色彩。”裴国献如此评价自己的成功之路。但他不认为自己的经历有多“坎坷”,只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他从踏入社会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牢牢把握着自己人生的前进方向,持之以恒地追求与拼搏,并非心中固有一个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本能”。成功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坚信这样的人生哲学。
, 百拇医药
    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他的面容郑重、自信、坚定;他的记忆力很好,会提起很多细节。谈到动情处,他会停顿稍许,陷入一种莫名的感怀中。他自称性格内向,喜欢安静,不擅应酬,但他并不失灵活开朗的处世风格,也注重情商的力量。

    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又显示出其个性的另一面:他在医学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他对工作孜孜以求,看电视时都想着工作,然而他却坚称自己“不爱好医生这个职业”,如果由他重新选择人生,他会选择做文字工作。“不喜欢的职业不一定就做不好;爱好的职业又不见得就能成功。”这就是裴国献对“职业”一词的另类诠释。

    在内心深处,他有无法释怀的欢喜和无奈。在一次准备先进事迹报告讲稿时,他闭门3天,边写边思,动情之处泪眼涟涟。他爱好文学、书法与绘画,但他没写过诗歌、小说,也从未练笔与作画,阴差阳错,却在医学方面做出了成绩。

    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尽管裴国献有无奈,但在梦想与现实、在得与失之间,他始终保持着端正、乐观的心态,因而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 百拇医药
    【人生画卷】

    一个“不合群”的年轻医生

    裴国献1954年出生于河南省一户农家。小时候的他性格就很倔强,每次过年打扫卫生,地面刚扫干净,一阵风吹来刮脏了,他都会气得直哭;跟父母到地里割草,每次他都割得干干净净。“从小到大就这个性格,既然做就要做好,且力争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否则我会很难受。”不过,尽管当时裴国献学习很用功,但在班里的成绩只是中上水平,并不突出。但他做事执着的天性显然比几张成绩单重要得多。

    时值文革,裴国献跟大多数青少年一样,被命运无可奈何地推向一个无法预知的人生轨道。他15岁时没读完初一就应征入伍,当时年龄规定是18到26周岁,他虚报了3岁。入伍后,裴国献被分配到连队当卫生员,这也是裴国献第一次接触医疗卫生工作。卫生员主要负责整个连队的健康保健、小伤小病的处理,虽然工作简单,但从小就是乖孩子的裴国献还是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 百拇医药
    1972~1974年,裴国献被推荐到济南军医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江苏徐州的济南军区283部队卫生所工作。1976年,他被调到济南军区临沂某师医院做助理军医,一干就是6年。这6年是他勤学苦练的6年,为他后来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临沂某师医院,裴国献遇到了自己医学道路上第一个真正的启蒙老师——马文院长。马院长属于“老学究”类型,喜欢钻研,内科、外科技术都娴熟,而且讲解病症头头是道,极富哲理。“我觉得他很神奇,给我很大的影响,他是我第一个偶像。”裴国献谈到马文时说。

    “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习英语、听广播,自己花钱去夜校,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每月工资的1/3都花到买医学书籍上。有时候下班晚了怕去夜校来不及,到食堂抓起两个馒头就跑。夏天天热,我就把双脚泡在冷水盆里读书;冬天,就钻到被窝里看。”

    那时候,裴国献受了很多委屈,由于他每天只顾学习,很少和同事交流,同事们说他不合群,“外语有什么好学的?学好中国话就不错了!”他没少受到这样的讽刺打击。不过他不管那些,还是忘我地学习。
, http://www.100md.com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幸运的是,裴国献遇到了像马文院长这样的伯乐。裴国献的勤奋好学,早被爱才的马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不埋没这棵“好苗子”,马院长一纸书信,将裴国献推荐到潍坊89医院院长王成琪的身边工作。潍坊89医院当时是全军创伤骨科中心,王成琪则是国内外知名的创伤外科专家。

    这次工作调动对裴国献来说意义重大,“我事业的真正起步,就是在潍坊89医院!”在那里,裴国献经过王成琪院长等前辈的悉心教导,很快就能独立完成手和手指再造、肢体严重复合伤的显微修复与功能重建等复杂手术。

    在潍坊89医院的3年,裴国献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医院很多人都知道创伤骨科来了一个年轻医生,非常爱学习。“当时我住在一间很破的小平房里,基本看不到阳光,夏天我也是泡脚学习,冬天就靠火炉暖着学。”裴国献回忆说,“无论什么手术,能参加的我都参加,所有手术记录我都抄下来,工作之余慢慢研究。”

    那是个单纯的年代,人们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而对于像裴国献这样思想单纯、追求上进的年轻人,反而是最好的学习时机,少了许多的诱惑和干扰。
, http://www.100md.com
    艺满出山,一鸣惊人

    1986年5月,裴国献调到济南军区郑州153中心医院工作。临走时王成琪院长两眼湿润,他是看着爱徒成长起来的。而此时的裴国献,就像一个艺满出山的武林高手,终于开始闯荡江湖。

    裴国献的事业起步于潍坊89医院,成名则是在郑州153医院。他到郑州后,玩命工作,半年所做的显微外科例数是该院过去8年的总和。1990年3月初,由裴国献领衔,153中心医院手外科中心正式建立。这个中心先后成为济南军区手外科中心和全军显微外科中心。到1994年裴国献考取著名解剖学家钟士镇院士的博士生为止,他与中心的同事们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共76项,做手术6000多台次,断肢(指)再植2700多例,再接肢(指)3600多例,创造了年再植例数全国第一。其中,手指再造、严重肢体创伤和骨与关节手术200多例,成功率达100%,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让裴国献最难忘、也是令其声名远扬的四肢离断再植手术就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
, 百拇医药
    1990年9月22日下午,河南一农民因为家庭纠纷而被同胞兄弟乱刀砍下双手和双脚,伤情惨不忍睹。当时年仅36岁的手外科中心主任裴国献意识到,这个病人尽管可以救活,但要想不成为废人,必须做肢体再植手术。经过全面分析后,裴国献决定组成15人的抢救小组,4台手术同时展开。9个多小时后,伤者缺血达22小时30分钟的四肢全部被接活!病人四肢功能恢复良好,甚至可以干一些轻活。

    据美国MEDLINE检索,这例四肢同时离断再植成活属世界首例。被誉为“世界断指再植之父”的陈中伟院士对此评价说:“这是创伤外科史上的一个奇迹,填补了创伤外科领域的一项空白。”

    当时的潍坊89医院作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顶尖专家众多,而今除了西藏和台湾,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王成琪的弟子。年轻的裴国献是第一个从潍坊89医院走出来的,他果然没让王成琪失望,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而经过在郑州153中心医院的锤炼,裴国献由一个普通专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 http://www.100md.com
    从连队卫生员到创伤骨科专家,裴国献创造了奇迹。

    孔雀南飞,再创奇迹

    1994年,40岁的裴国献已是153中心医院的副院长、第一军医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作为第一作者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在国内已颇有名气,事业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顶峰。然而,这时裴国献却决定南下广州,攻读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钟士镇院士的博士生。钟院士也是招徒若渴,先后给裴国献去了两封信,鼓励他到广州来。

    当时很多同事、朋友不理解裴国献的做法:事业如日中天,在国内外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何还要再讨苦吃?一个学生跟他说:“裴教授,我们哪怕有你十分之一的才学就满足了,您怎么还不满足?”

    裴国献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继续深造,“发自内心地讲,我总感觉知识不够用,科研、外语都还是弱项,对于驾驭一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当时感觉压力很大。”
, 百拇医药
    就这样,裴国献于不惑之年来到广州,开始了他人生事业的另一个挑战。对于这位优秀青年专家的到来,第一军医大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包括解决住房、家属的特招入伍、孩子入学等,学校领导对裴国献寄予厚望。1996年10月,学校任命裴国献为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为他专门成立了一个创伤骨科中心。

    此时,裴国献面临空前的压力,但他自己似乎并不紧张。多年以后,同事们向他讲了他们当时的担心裴教授,您胆子真大!我们当初都为您捏了一把汗,您来广州之前已经很有名了,以后万一做不好怎么办?毕竟成绩只能代表过去。

    其实裴国献心里很清楚,但他十分自信:“我认为自己能够把创伤骨科这块做起来,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像弹簧一样,越有困难,压力越大,弹得越高。我绝不会被困难吓倒。”

    事实证明,裴国献成功了。自从1997年创建创伤骨科,他带领全科白手起家,一年上一个台阶:科研上连续拿到国家“973”、“863”、军队重点基金等16项基金资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等23项科技奖;临床上成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教学上短短几年就成为国家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广东省重点学科。他本人先后获得军队科技金星、军队最高科技人才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殊荣。1999年8月,裴国献成功开展亚洲第一例,世界第三、四例同种异体手移植。他还创造了国际10指离断再植手术时间最短、例数最多、疗效最佳的新记录。2002年4月,裴国献领导的课题组成员采用组织工程的方法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国际上首次于大型动物体内构建成功带血管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并以此修复缺损的羊胫骨获得成功,目前该技术在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身上实验成功,现正酝酿应用于临床。
, http://www.100md.com
    “比我勤奋的人很多,成功关键在于情商”

    在南方医院取得的成功体现了裴国献的综合能力,有同行称赞“裴教授提出的事,没有办不到的”。

    在谈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裴国献强调了情商的重要性。“一个学科带头人,一个学者,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其中情商占70%。其实智商大家都差不多,区别就在于工作的8小时之外。情商包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为人处事、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等等,只有智商、勤奋,但不注重综合素质情商的培养,可能一辈子都很平庸。”

    “我常给同事和学生讲,人生无处不挫折,任何事物无永远,要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对于领导的不支持、同行的不理解,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要学会换位思考。痛苦、烦恼是自己找的,别人打不倒你,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对你不好的人,你还要感谢他,因为他给了你动力。”

    这样的处世风格容易让人以为他一定很外向、张扬,但裴国献认为自己属于内向性格。他绝对能静下来,不爱运动,不抽烟;业余生活简单得近乎单调,回家就是看看电视、报纸,翻翻资料,很少出去应酬。“但我对熟悉的人无话不谈,对下属要求也很严格。我跟学生讲,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一定要珍惜。我非常喜欢思维活跃、肯学上进的学生。”
, 百拇医药
    内向而不失活泼,异常勤奋又注重情商,辩证思维在裴国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又极富跳跃性。他经常“一心多用”,他有个习惯:身上常常揣个黑色的小笔记本,当和别人聊天或看电视时,忽然想到了工作方面的某个灵感,他就马上拿出小笔记本记下来。

    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裴国献对医生职业的矛盾态度。“我不爱好医生这个职业,直到现在也是。当初是没有选择,不是我主动要学医的,这就是人生。我小时候喜欢画画,虽然我不会画,也没练过。我还喜欢文字,非常羡慕你们新闻职业者。如果有第二次选择,我会选择从事新闻职业,而不是医生。但是,尽管不喜欢,我还是在从事这个职业,我从中能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包括我的科研得到了奖励和回报,我的文章得到发表,而能救活病人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一生能干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是最大的幸福——说这番话时,能看出裴国献心中仍有一丝遗憾。其实,他也从事着一份与文字有关的工作,那就是编学术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是他一手创办的,1999年试刊;2001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号,且一批就是“中华”字号;2003年,杂志进入国家核心期刊;2005年1月成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短短不到7年的时间,杂志由内部到公开,由“中国牌”到“中华牌”,由大学主办到中华医学会主办而成为我国医学期刊“国家队”的一员,实现了杂志跨越式发展的三级跳。一本纯学术杂志在几年间发展如此之快,连裴国献自己都称是奇迹。也许在这枯燥而专业的字里行间,他多多少少触摸到了一些自己的理想。

    从事自己不爱好的职业,是命运;而在这个职业里做出一番成就,则是把握住了命运。尽管世事无常,矛盾重重,裴国献从来没有动摇过一个信念——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和他的交谈过程中,记者能真切感受到他的自信。他的情商也通过其对人生的理解展露无遗。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20期, 百拇医药(张永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