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07680
用变态心理学的观点看临床精神症状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6期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精神症状,1用“心理决定论”原理理解精神症状,2从人本主义理论角度的思考,3精神分析的视角对临床现象的理解,参考文献
     【关键词 】 变态心理学;精神症状

    变态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于医学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对于临床工作者认识心理障碍、神经症及某些精神障碍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转变到医学心理观点这是一个医学思维模式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有赖于变态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早在十九世纪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曾创造性的运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精神防御机制学说,对某些精神症状的形成从心理学角度加以解释,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成为传世之作,他的理论也被后人升华发展延用至今。今天,当我们真正学会走入病人心灵的时候,不得不赞叹这位伟人对临床心理学的不朽贡献,不亏为“人类文明的第三次革命”。

    变态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临床所见的所有的精神症状和性变态及人格变态均属于研究的范畴。继十九世纪末弗洛伊德从对癔病病人的催眠中发现,本能需求的被压抑是癔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启发了后人在这一领域不断的思考和创新。目前,我国的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教授又从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对神经症的形成做了心理学方面的探究,把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进一步具体化,使我们进一步领悟到心灵世界的脉络,继而更深层的思考我们所看到的精神症状。

    1 用“心理决定论”原理理解精神症状

    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决定论”的原则:“心理现象的发生也和生理现象的发生一样,不会是偶然碰巧发生的,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先前事件所决定的。”

    这一点我们从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病人的临床表现,观察到精神症状的出现确实绝非偶然,它的内容与那个时代文化背景对人心理上的冲击程度极其相关。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临床看到的精神症状,表现出是这样一些内容。

    例 1:患者XX,男性,40多岁,高中学历,会计职业。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言语性幻听内容为“必须交代你的罪行,交代……”;思维形式散漫,内容有被害体验如:“……你们都害我,监视、迫害、我不怕,毛主席命令……反革命,斗私批修……不要一切牛鬼蛇神”,并存在象征性思维:“我穿红色革命服,打不倒我……”;行为怪异,表现面对墙站着,不停地敬礼,身穿红色衣服不允许任何人接触等等。病前曾在中学参加“大串联”、“武斗”、“批斗老师”等社会活动;病前性格:谨慎细致、胆小懦弱,现任单位会计,病前无明显精神诱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