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
编号:11007693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6期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1-4],2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4-6,8-10],参考文献
     所谓“难治性”,也称为“治疗抵抗”(treatment-resistant),是指对治疗干预反应不良者。而所谓有效(对治疗有明显反应)与无效(对治疗反应不良)之间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其间难以划出截然的界限。然而在不同时期,对治疗的期望程度及治疗方法不同,对“难治性” 又有不同的理解。

    历史上,最早描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现象存在是源于20世纪30年代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然而,由于在抗精神病药物问世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无法治疗的,而且全世界的精神病医院中住满了或多或少已经被认为无用而被社会抛弃的患者。因此,人们对此未予重视。

    1952年,氯丙嗪的问世革新了人们对这类疾病的态度,它不仅导致了世界范围内被关锁在精神病医院里的患者的数量的减少,同时还引发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态度的彻底的改变。然而,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能在药物治疗下缓解。自60年代以来,不断有报道,应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时,不少患者症状顽固,难以治疗,甚至换用几种不同结构的抗精神病药物,效果仍然不满意,有的甚至继续恶化。因而,这些患者往往成为长期住院的主要人群,人们将这类患者称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目前,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及其疗效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难治性患者的治疗问题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学领域内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1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1-4]

    所谓“难治性”,就是“治疗抵抗”,它是指按照通常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然而,在临床精神医学领域,“难治”仍然是一个相当暧昧的概念,这是因为,由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不同、预后不同,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评估也就不同。而且,是否有一个通用的方法适合所有患者?获得什么样的治疗反应才算有效,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理解。

    在20世纪70年代,住院超过2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就是“治疗无反应”(nonresponse)的标准,由于社会心理康复的不配套或社会对该病的错误认识,病人的不依从性很高,也不愿住院治疗。但是,严重的症状和损害并不能总通过住院来解决,因此长期住院治疗就变得越来越少,但由此人们也派生出了治疗抵抗的另一个指标,即反复住院,然而这样的概念是对治疗没有益处的,也不可能正确理解社区治疗对病人相关障碍的治疗,所以,很明显的是,用慢性病理过程来限制治疗抵抗的概念就不能适宜于首次发作的病人的治疗抵抗[1]。无论用药与否,阳性症状的持续存在也曾被认为是具有特征性的“治疗无反应”,显然,这样不利于对其它症状的认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5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