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1年第3期
编号:1101364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血管痉挛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http://www.100md.com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循环;血液流变学,1材料与方法,2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3结果,4讨论,5小结,参考文献
     摘 要 目的:用血液流变学的方法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微循环的改变。方法: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建立以及检测微循环中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正常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同时间中ηb,ηp, PFC, HCT, ESR, AI和TK等都发生显著变化(P<0.05)。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CVS)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由于体液将各种生物信息传递到全身的器官、组织、细胞中,因此体液是最重要的物质交换场所。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必须要有正常的血液流变状态,才能使组织器官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正常的血液流变状态除与心泵、血管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外,还取决于血液本身的流变性质。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创伤、休克、烧伤、血液病等都有血液流变性质的改变,这直接影响到组织血液灌注,严重时可导致微循环障碍,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本文研究SAH后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旨在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观察SD大鼠SAH后病理生理变化[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上海江湾1型脑立体定位仪(上海沙东花木农机厂),LGR80(A)型血液粘度仪(北京世常科学仪器公司),SFB1型自动比色计(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LXJ6401离心机(北京医疗修理厂),752 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1.2 主要试剂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比色法),批号:000717,宁波市慈城生化试剂厂。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健康SD大鼠36只,雌雄不限,体重(280±30) 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