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2002年第4期
编号:11014431
中医药治疗痤疮概况
http://www.100md.com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
痤疮,,痤疮;中医药治疗;综述,1发病及病因病机,2中医治疗现状,参考文献:
     摘 要: 从痤疮的病因病机及近5年来治疗痤疮的方法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内治法主要分为风热袭肺、肺胃蕴热、肺胃湿热及肝经郁热5个证型;外治法包括单纯药物外用、中药面膜倒膜、针灸、拔罐、自血、放血疗法以及综合疗法。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治疗;综述

    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粉刺等,常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初起时为小丘疹和脓疮,多见于青年男女。西医认为:本病病因较为复杂,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患,与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堵塞、痤疮棒状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有关。此病病程较长,有的可延续数年,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面容及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中医方面综述如下:

     1 发病及病因病机

    据有关报道 〔1〕 ,青春期和围青春期寻常痤疮的发病率为39.6%,一般在13岁以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3岁以后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15~16岁达高峰。10~12岁均为丘疹型,13岁以后男女丘疹型者分别为90.9%和95.8%,结节或囊肿型分别为9.1%和4.2%,多为前额发际下横向分布。目前其发病年龄已由青年型转向非青年型,总体女性多于男性 〔2〕 。中医认为痤疮乃属于肺风粉刺范畴,由于颜面为肺、胃、大肠经所经过之处,为肺、胃、大肠经郁热所致,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①外感: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郁于颊面局部,化热化火,阻塞经络,火热毒邪郁于局部,致痰凝血瘀,经络不通,生成粉刺。瘀久化热,热胜肉腐成脓,久病入络,结聚成块,或过久损伤颜面肌肤则为结节瘢痕。②饮食: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伤脾生湿,湿热上蒸阻于肌肤而成痤疮。③情志:情志不调,肝郁气滞,或心急烦躁,郁而化火,或忧思伤脾生湿,湿热蕴蒸则成痤疮。④肾虚: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致痤疮。另外,冲任不调也可致肌肤疏泄功能失常,易致痤疮。

     2 中医治疗现状

    2.1 内治法

    2.1.1 辨证分型 主要分为风热袭肺型、肺胃蕴热型、肺胃湿热型及肝经郁热型。

    风热袭肺型 主症多见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丘疹量不甚多,如芝麻或绿豆大小,刺破见少量白色脓液或无脓,伴口微渴大便干,每日1行或2~3日1行,舌边尖红或尖部有芒刺,舌苔薄黄,脉数或略浮、或弦。治宜疏风散热、清宣肺卫。艾军 〔3〕 选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菊花、荆芥、白芷、薄荷、牡丹皮、蒲公英、炒栀子、蝉蜕、僵蚕、山楂等水煎服。

    肺胃蕴热型 青少年发病者较多,好发于颜面、前额,皮损以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为主,颜面光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