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 国际反毒品日 > 毒品种类
编号:11206409
远离新型毒品 毒品不是儿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9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6.29
     据最新公布数字,截至2005年底,中国有吸毒人员78.5万名,其中35岁以下人士占69%。据吉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近日对省内登记在册的14595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吸毒群体中17岁至35岁的占70%以上,这一数字比以往增加了两成,其中新兴的冰毒品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

    目前,流行滥用的麻谷(即冰毒片)、“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多发生在各类公共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近年来,吸食新型毒品的人的年龄越来越小,原因是片剂类新型毒品容易携带和隐藏,容易被青少年接受。

    吉林省公安厅强制戒毒所国范副所长说,如今新型毒品正以一种伪善的面孔不断涌现。广大青少年都认为这些是“娱乐消遣品”,不同于海洛因等毒品,是无害的。然而,新型毒品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给人类带来过任何益处。 “一日吸毒,终生戒毒!”这是很多的吸毒者的感受。丁晓川说,像麻谷、氯胺酮等新型毒品,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品。一旦停用还会出现精神萎靡,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症状,戒毒后如果一旦有外界干扰,反复率会很高,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和耐力才能戒掉。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中国部分省市已经要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预防毒品教育课,将把预防艾滋病及毒品教育全面纳入中小学生德育教材,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

    “以前了解到新型毒品有危害,很多人主动就不吸食了。而现在一些年轻人明知道新型毒品的危害,但为了追求刺激仍反复吸食,造成严重后果。”甘肃省公安厅禁毒警察总队预防教育科副科长王晖对此忧心忡忡。

    初步调查,在吸食新型毒品的人群当中,一些人把吸毒行为作为一种时尚来追求,吸食新型毒品被认为是有品位、有面子;而另一些人则把它作为一种炫耀胆量的方式,同样是为了在朋友面前感到有面子。

    目前由于新型毒品滥用,我国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已经占到了吸毒者的10%左右,而且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未成年人吸食新型毒品的比例出现上升。 “我现在最想的是能够重新来过,在我的经历里不要有毒品。”在兰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里,刚满17岁的晓晓(化名)面对由甘肃省禁毒委和共青团甘肃省委组织的前来帮助的大学生追悔莫及。
, 百拇医药
    晓晓是在多次被发现吸食新型毒品摇头丸后被带到戒毒所强制戒毒的。她要在戒毒所里度过6个月的强制戒毒时间。她说,这是她一生里最可怕最不愿意面对的经历。

    晓晓第一次吃下摇头丸是在2000年春节。她和几个经常在社会上玩的朋友一起到KTV唱歌。期间,一个朋友拿出了2粒摇头丸。虽然当时朋友说了这是摇头丸,自己也知道摇头丸是毒品,吃摇头丸是法律不允许的,也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但当时为了不在朋友面前表现得过于胆小,也非常想尝试一下朋友一直在说的吃下后的刺激,她就把分给自己的不到三分之一的摇头丸用可乐喝了下去。“当时感觉就是兴奋,听到音乐不由自主地想摇头、摇晃身体,愉悦程度是以往没有的。”晓晓说,虽然吃了摇头丸后第二天身体非常不适,脖子特别疼,反胃、恶心,但在第二次朋友又拿出摇头丸的时候,抵抗不住诱惑的她依旧毫不犹豫地吃了下去。

    据戒毒所的管教干部介绍,交友不慎是晓晓吸食毒品的主要原因。在戒毒所里,晓晓经常可以看到戒毒人员犯瘾时的样子,这让她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加后悔当初的选择。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