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024978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年第8期
髋臼骨折,1手术指征,2手术时机,3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4髋臼骨折的复位与固定,5影像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6人工髋关节置换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7小结,参考文献: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特点、功能的主要性,加之治疗困难,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以往采用非手术治疗,由于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疗效不佳。目前愈来愈多的骨科医生采用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现就近年来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进展综述如下。

     1 手术指征

    一般认为髋臼骨折的手术指征为:(1)骨折移位 >3 mm;(2)合并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3)关节内游离骨块;(4)CT示后壁骨折缺损>40%;(5)移位骨折累及臼顶(Matta顶弧角标准);(6)合并坐骨神经损伤需同时探查者;(7)多发性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干骨折,保守治疗无法发挥作用的。 Tornetta[1]认为,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还应通过动态稳定性检查。其方法为:局麻或全麻下,患者仰卧位,屈曲髋关节拍骨盆正位片,然后沿股骨干方向施加应力再拍片,必要时拍闭孔斜位。双侧对比进行评估,任何关节间隙加宽提示不稳应手术治疗。Vrahas[2]等通过新鲜关节标本模拟不同顶弧角的髋臼横形骨折及不同位置的前柱、后柱骨折,给予垂直加载800~1600 N,发现内顶弧角≤45°、前顶弧角≤25°、后顶弧角≤70°者髋关节稳定性明显受损,应手术治疗。

     2 手术时机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并发症多,病人一般情况差,故除以下情况下不提倡急诊手术治疗:(1)合并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头脱位;(2)由于髋臼后壁大块骨折缺失,单靠牵引无法维持股骨头位置的髋关节脱位;(3)髋关节脱位复位后出现的坐骨神经损伤。一般认为手术于伤后3~7 d进行,此时深部的创伤性出血已停止,而影响复位的瘢痕组织尚未形成,有利于骨折的准确复位并减少出血量。 Matra[3]报告术后手术时间<7 d,8~14 d,15~21 d解剖复位率分别为74%、71%和57%,其中伤后<14 d与15~21 d手术的解剖复位率有显著性意义。Mears[4]报道伤后2 d,3~10 d,11~21 d手术的解剖复位率分别为76%、68%和54%:伤后11 d后手术的解剖复位率显著性低于10 d内手术 (P=0002)。伤后超过3~4周因髋臼周围血供好,骨痂生长迅速,虽X线片显示骨折线但术中却难以辨认骨折线,使骨折的暴露、复位及固定困难,从而降低了手术的疗效。亦有作者主张应急诊手术治疗,Plaiser[5]认为伤后24 h内手术可减少病人的输血量、住院时间、减少MOSF的发生率并改善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3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