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903
菌种岗位上的价值升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79期(总第2334期 2006.07.12)
     济宁市首席技师、109车间菌种组班长张敬平。

    这个名字以及头衔,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多的光环。但张敬平在鲁抗菌种岗位上30年如一日的耕耘,却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价值升华——她先后在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麦白霉素、青霉素等品种的菌种培育岗位上,为鲁抗的抗生素发酵事业奉献了青春和智慧,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对抗生素原料药的发酵生产来说,菌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株高产菌种投向大生产,往往会使生产水平发生较大的飞跃。作为菌种组班长,张敬平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她把菌种当作自己的孩子,对菌种选育的每一步、菌落形态变化的每一个细节都细心观察,详细记录,工作记录摞起来就有一人来高。她说,菌种在发育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菌落的形态看上去干巴巴、不饱满,不精神,看上去让人心疼,得赶快对症下药,调整环境,补充营养,那样才能把菌种养得漂亮强壮。张敬平不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传授技术、工作的传帮带上也同样以严著称。她经常对她的组员说,既然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就要对得起领导同事对我们的信任,无论是斜面、菌落、还是镜检,都必须层层严格把关,决不能从我们手中放出一个次品。

    菌种选育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机率很小,而且还要做大量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青霉素某一菌种的选育过程中,张敬平刻苦研究专业技术,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搞各类诱变,每年搞6批筛选,从出发菌种的选择,到菌落的挑选、初筛、复筛、滚砂、无菌考察、石英砂考察、米孢子考察、形态考察等,每一步都要经过成千上百次的操作试验,到2002年新菌种推向大生产,期间用了近3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张敬平就像入迷了一样投入其中,天天加班到深夜,完全没有周末的概念。当时正上高中的女儿问她,“妈妈,你心中除去菌种还有什么?你觉得你的生活有意思吗?”在女儿看来索然无味的事情到了张敬平这儿却是乐趣无穷。她说,菌种培育工作是一种细活,来不得半点浮躁,只有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其中的道道,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经验,否则只能学到一些皮毛。正是因为她的坚持不懈,新菌种推向大生产的当年,就使青霉素技经指标大大提高,年产量增加850吨,成本降低2000多万元,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张敬平勤奋敬业、团结同志,锐意创新、持之以恒,在菌种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源于她对鲁抗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同时也折射出鲁抗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张桂梅)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79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