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026629
乙型肝炎“两对半”酶标法带现象的产生及其克服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8期
乙型肝炎,1带现象的产生,2带现象的克服,3讨论,参考文献
     带现象在ELISA检测中的问题已引起国人的关注,而且研究者甚多,其机制尚未清楚,但在免疫学中则常发生和存在。研究资料表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而产生的抑制反应现象(抑制带),为什么在同一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可能是带现象呢?因为HBeAg多与HBsAg同时存在,滴度基本平行,HBeAg一般在HBsAg出现后出现,HBsAg消失前消失,所以通常情况下,HBeAg只在HBsAg阳性血清中存在,抗HBe在HBsAg携带者血清中存在,抗HBe在低滴度HBsAg标本中存在,故而临床检测结果出现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抗HBe阳性而HBsAg阴性;抗HBc阳性而HBsAg阴性者则应考虑为“带现象”。

     1 带现象的产生

    1.1 什么叫带现象

    带现象分前带、后带现象,前带现象系指抗体过剩时,反而使反应信号弱化,使信号-剂量(浓度)曲线呈钩状效应;后带现象是指抗原过剩时,使反应信号呈弱化,使反应信号-剂量曲线呈钩状现象,故钩状效应概括了前、后带现象,本文暂延用“带现象”讨论涉及问题。

    1.2 实验证明带现象的存在

    目前,国内现售的酶标两对半试剂盒,存在的后带现象,已被倪正平等[1]证实。李雯等[2]调查结果显示30 057例,在总阳性14 671例有1 174例为HBsAg和抗HBs阴性而抗HBe和HBeAg阳性,占总检例数的3.9%,占阳性例数的8.0%,单一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者15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