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027634
结直肠癌血道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7期
结直肠癌,1在原发肿瘤方面,2在血液循环方面,3在靶器官方面,【参考文献】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正以年均4.2%[1]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生物学行为,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道转移是结直肠癌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根治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当前结直肠癌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肝脏对血流的廓清率达1800ml/min,尤其结直肠静脉血主要经门静脉流入肝脏,因此在结直肠癌血道转移中,肝脏是最常见的靶器官。据文献报道,在已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中20%~40%同时有肝转移,在原发灶切除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者高达50%左右,而且因结直肠癌死亡的病例中60%~71%伴有肝转移。一旦发生肝转移,如不进行干预,其自然生存期仅5~10个月,能幸存5年者罕见。肝脏转移灶适宜手术切除者仅占20%~25%,即使能被切除,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25%~35%[2]。而不伴血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经根治性手术和辅助治疗等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可见,结直肠癌血道转移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探索结直肠癌血道转移的预测指标,并通过检测这些指标来判断血道转移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血道转移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意义重大。

    结直肠癌血道转移的发生与否,除了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外,主要取决于癌细胞的异质性、侵袭力和靶器官的微环境,即Paget所谓的“种子与土壤学说”。而癌细胞经血道转移至靶器官,又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在原发部位浸润性生长→微血管形成→癌细胞侵犯微血管→癌细胞脱落→在血液循环中生长→黏附在靶器官的微血管上→在靶器官中生长[3]。基于上述理论,可以分别在原发肿瘤、血液循环和靶器官3个方面探索理想的结直肠癌血道

    转移的预测指标。

     1 在原发肿瘤方面

    目前,通过检测原发肿瘤本身而预测结直肠癌血道转移尚缺乏特异性的标志物。虽然,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表明,下列4种相关基因或相关蛋白与结直肠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多指淋巴结转移)密切关联。然而,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表达程度与血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与结直肠癌血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其作为血道转移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1.1 转移抑制基因NM23 NM23的表达与人类许多肿瘤的转移呈负相关[4]。NM23是否在结直肠癌血道转移中也起协调作用,是否是估计结直肠癌血道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2 转移相关基因CD44V CD44是一种分布在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