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027498
《内经》对心身医学的论述与贡献
http://www.100md.com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
中医学;内经;心身医学,,中医学;内经;心身医学,【关键词】,1阐述了中医心身医学的生理学基础,2构建了中医心身医学的病理学理论,3系统提出中医心身疾病的实践纲领
     【关键词】 中医学;内经;心身医学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又称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1],是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与躯体相关的医学问题。是医学发展的方向,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趋向[2]。《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库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的内容较系统地涉及心形(心身)关系,心形(心身)疾病,而且自成一体。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疾病将成为21世纪疾病谱中主流疾病的发展趋势[3],《内经》中的心身医学思想和理论,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学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奠定了中医心身医学的发展基础。

     1 阐述了中医心身医学的生理学基础

    追朔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在西方医学中,最早描述心理-躯体(心身)一语的是德国医学家Heinroth(1818)[4],但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心主神明"和"五神脏"的理论相比,心身医学的生理学基础应该是《内经》奠定的。

    1.1 心身合一论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这里的形是指躯体、脏腑,这里的神主要是指心理活动。《灵枢天年》说:"五脏安定,血脉利和,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里指出了生命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中国古代关于心身关系的理论,虽然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却包含深刻的心理学思想。中医所提的"形神合一学说"和"形身合一"的生命观,就是现代心身医学的"心身合一"观。中医的这种"心身观"影响着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它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而且比西方医学中心身概念的提出整整早了2000余年。

    1.2 心主神明论 在形神合一的理论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阐明心身关系,《黄帝内经》又提出了"心主神明"论和五神脏学说。《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古人之所以特别强调心主神明论,就是因为在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过程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