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
编号:11118383
“体质三级预防”学说与中医“治未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70期
     目前,人口老龄化、疾病负担已成为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以预防为主的医疗策略及服务模式众望所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将“人口与健康”作为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积累总结了大量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积极参与到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解决未来13亿中国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问题,发展中医药具有战略意义。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体现了对疾病的预防观

    古代医家把预防疾病称做“治未病”。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古人有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淮南子·卷十六》)《丹溪心法》中也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即是谓此而言。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即未病先防),同时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仍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或复发(即既病防变)。例如,平素加强体育锻炼、调摄精神情志就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或疾病流行期间,一方面“避其毒气”,一方面服药治疗。如此均可有效地防止疾病发生,而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和抵御外界有害因素侵袭的本能却是有一定限度的,某些疾病平时无论怎样预防有时仍然难以避免产生。对于这些已经发生了的疾病,一是要防止其发展与传变(即防止恶化),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中“实脾”的目的即是;二是要防止旧病复发,如慢性咳喘、冻疮等病易在秋冬季节发作,于是可在夏季就开始采取预防性治疗。中医药防变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石症、脑血管意外、癌症等,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向不良方面转化。这种既病防变与既病防发的预防思想及其方法,乃是中医预防学区别于其它预防医学的关键所在,是中医预防学的优势和特长。
,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健康是人类和自然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即“阴阳平衡”,“阳平阴秘,精神乃治”。一旦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征象。中医药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养生保健思想能与现代医学“防病”体系有机结合,将会形成独具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新体系和新模式。

    建立中医体质三级预防体系,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重视注意行为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仅为同一时间医疗费用的1/10。由此可见,“治未病”绝不是现有医学的延伸,而是有着全新的内涵和广阔的领域。当代医学模式的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整个卫生事业纳入到预防的轨道,为此我们提出了“体质三级预防”学说,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为中医从人群角度预防疾病提供可能的方法与途径。
, http://www.100md.com
    1.一级预防

    亦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与相应病邪之间存在同气相求现象。如痰湿体质易感湿邪,易患痰湿为患的疾病眩晕、胸痹、痰饮等。因此,对于具有病理性体质而未发病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也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的具体方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中医体质学说为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了简便的筛检措施和确立高危人群的方法。

    对某种疾病来说,在一般人群中包括三种人,一种是健康人,一种是可疑有该病但实际无该病的人,一种是有该病的人。筛检工作的第一步即是将健康人(筛检阴性者)与可疑患该病或患该病的人(均为筛检阳性者)区别开来。对筛检阳性者必须进行进一步确诊,对确诊的病人再进行必要的治疗。通过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的评定,可以将人群中健康人与可疑患病或患病的人区别开来,即正常体质者为筛检阴性,病理体质者为筛检阳性。以后应用更完善的诊断方法区分可疑患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和真正的病人。对于具体病理体质而未发病的人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进行病因预防,对于已患病者则予以相应的治疗。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注意患者的体质差异有利于确定证候的变化趋向。证具有变化的特征,证的变化趋向是由体质决定的。随着疾病的发展,证候始终不会脱离体质这根轴线,终归受体质制约。因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应时时注意到体质对证候的制约与影响,从而掌握证候的转变规律,更好地为治疗服务。

    在治疗中注意积极改善患者的病理性体质,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证候,治愈疾病。在证候消失、疾病痊愈的同时,由于患者的病理性体质得到了纠正,消除了证发生的基础,使机体增强了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百拇医药(吴宏东 李英帅 任小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