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132070
浅谈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11期
     中风又名卒中。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证。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具有“风”的特征,故以中风命名。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性,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医内科四大症(风、痨、臌、膈)之首。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小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栓塞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出血性中风相比约为3:1。关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缺血性中风病位在脑,脑有瘀血。脑藏头颅之内,和脊髓相连接。对于脑功能的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说明头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集的地方,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刺激活动,都由脑来支配主宰,对体内外作出明确的反应。脑不但统率精神活动,并且主四肢活动等,如《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中风之巅疾,脑功能失常,精神意志及肢体知觉运动也失去常态。正如《灵枢·五乱篇》说:“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脉要精微论》说:“病变而成,厥成为巅疾。”《金匮要略》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此说明中风后,不仅有半身不遂,还伴有口眼歪斜,是与其他疾病卒倒的鉴别特征。仲景在分类描述病情,亦是突出重点。一般来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