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132071
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11期
麻醉深度监测,1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3Nacrotrend指数,4脑电熵(EEM),5小结,【参考文献】
     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病人术中知晓可造成病人心理不愉快,恐惧手术,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以及有关的逆反心理。由于全身麻醉中普遍采用肌松药,使判断麻醉深度最为主要的呼吸和体动两项指标已失去其意义,从而使麻醉深度的判断益见困难。近年来麻醉深度的各种监测手段发展迅速,出现了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听觉诱发电位(AEP)、病人状态指数(Patient State Index,PSI)、Narcotrend、脑电熵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Entropy Monitors,EEM)、SNAP指数(SNAP Index,SI)等一系列的监测指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靠、连续和定量监测麻醉深度的有效方法。本文仅就BIS、AEP、EEM、Narcotrend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Barnett等于1971年提出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分析方法。这一方法有别于其他脑电分析方法之处在于其在功率谱分析的基础上复合脑电相关函数谱分析技术,既测定脑电图的线性(包括频率和功率)部分,又分析其非线性部分(包括位相和谐波),从而提高了EEG分析的完整性。BIS是将脑电δ波段的向位锁定,将能量从δ能量中减除,并表示为0~30Hz波段双波谱密度的比率,最后得出的一个量化指标(0~100)。1996年,BIS作为监测药物镇静及催眠作用的技术得到美国FDA批准。由于BIS 综合了脑电图中频率、功率、位相及谐波等特性,包含了更多的原始脑电图信息,能迅速反应大脑皮层功能状况,被认为是评估意识状态,包括镇静深度的敏感、准确的客观指标。BIS的运算法则是建立在对大量健康成年志愿者在不同的麻醉药物浓度下及不同的临床关键点(如意识消失、苏醒、气管插管等)的原始脑电数据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研究表明,在丙泊酚、咪哒唑仑、七氟醚、异氟醚麻醉下,BIS值与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镇静评分(OAA/S)及语言指令反应及血药浓度有高度相关性。通过监测病人BIS值的变化,可以防止过度镇静,同时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BIS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因为伤害性刺激的体动反应是脊髓介导的,而BIS反应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和麻醉的镇静组分,因此不能预测刺激引起的体动或血液动力学改变;并不能有效预测意识的恢复时间;不能用于监测氯胺酮和笑气麻醉或镇静时的意识状态;对于有CNS损伤的病人、EEG低电压的病人,BIS无意义。

    BIS监测仪用专门的运算法则将一系列定性的脑电图描述符组合为一个多变量的数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0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