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132772
低分子肝素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6年第7期
     维持性透析患者在凝血机制异常的情况下应用抗凝剂,多选用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以减少出血的危险性。笔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曾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病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0岁。因尿毒症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做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0年。近5年间每遇月经期透析均用低分子肝素钠做抗凝治疗,平时治疗均用肝素做抗凝治疗。本次病人于月经期常规透析,上机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钠0.4ml从管路中一次性注入,约5min后,病人感觉胸闷不适、烦躁、皮肤湿冷、血压测不到,心率45次/min。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停超滤,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0ml快速滴入,约5min后测血压80/50mmHg,心率62次/min,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给予5%GS 250ml加多巴胺60mg、地塞米松5mg静滴。10min后血压110/70mmHg,病人无不适,恢复常规透析,4h后病人安全下机,无明显不适,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未发现皮疹。

     2 讨论

    过敏性休克的机制为当机体与致敏原接触后,形成特异的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吸附于组织中肥大细胞和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当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致敏的抗原,吸附在细胞表面的IGE与致敏原结合,引起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过敏性体质患者,肥大细胞和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比正常人吸附更多的IGE,全身毛细血管面积是身体面积的300倍,当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时,毛细血管内血浆可以迅速渗透到组织间隙,导致血液循环内容量迅速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下降而引起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应立即停用使用药物,及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钙剂及肌注非那根等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可阻止组胺的释放,但其作用时间短,可以重复多次静脉或皮下注射;及时补充血容量,可常规使用糖盐水,也可适当补充胶体如血浆、白蛋白等;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可以及时补充可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等治疗;若有喉头水肿,应立即气管切开。

    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效果肯定,且相对安全,但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致命性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例病人是长期应用后出现的过敏反应,故对长期应用此药的患者,不能排除不发生过敏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亦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 264003 山东烟台,烟台市莱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若 木), http://www.100md.com(王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