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6年第22期
编号:11180507
肠道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功能研究
http://www.100md.com 张中伟, 秦环龙
树突状细胞;免疫屏障,张中伟,秦环龙,通讯作者:,电话:,收稿日期:,接受日期:,摘要,1肠道DC的迁移,2肠道DC的抗原递呈功能,2.1可溶性抗,原的递呈,2
第1页

    参见附件(740KB,4页)。

     张中伟, 秦环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 上海市 200233

    通讯作者:
张中伟, 200233, 上海市宜山路600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 zzw49688@126.com

    电话:
021-64361349

    收稿日期:
2006-05-09 接受日期: 2006-06-24

    摘要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 在肠道内, 树突状细胞不但能对致病菌产生免疫应答, 而且能对肠腔内共生菌及各类食物蛋白产生免疫耐受. 因此, 了解DC的功能及相关作用机制对研究肠道免疫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肠道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耐受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旨在为研究肠道屏障功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屏障

    张中伟, 秦环龙, 肠道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功能研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22):2229-2232

    0 引言

    肠道免疫屏障包含2方面的内容: (1)对各类致病微生物产生免疫应答, 消除病原体; (2)对肠道内正常定植的共生菌和日常大量食物蛋白产生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 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肠道内各类抗原主要是经DC传递后, 作用于T, B淋巴细胞, 其产生的效应取决于DC的类型、接受到的信号分子以及局部微环境的影响. 肠道不同组织内DC的表型有很大区别, 但主要是CD11c+的DC. 在Peyer's淋巴结(Peyer's patch, PP), 根据是否表达CD11b和CD8a可将CD11c+表型的DC分为CD11b+CD8a-, CD11b-CD8a+, CD11b-CD8a-和CD11cintCD8a+B220+4组. 而在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 MLN), 除上述4类外, 发现有另外2种DC(CD11b+CD4+DC和CD4-CD8-DEC-205int). 确定DC的亚群种类对于研究DC的功能至关重要[1].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 肠道内DC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已有初步揭示, 本文就此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1 肠道DC的迁移DC起源于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 正常情况下处于未成熟状态. 当受到外来刺激, 如肿瘤坏死因子(TNF-a)、细菌产物脂多糖(LPS)等影响时, DC发生迁移经外周血循环进入各淋巴组织. DC摄取抗原物质后, 在一系列信号分子如CD40/CD40L, TNF/TNFR, RANK/RANKL等作用下, DC发育成熟并刺激T, 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因此, DC的迁移实际上是其成熟的过程, 且有利于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 肠道内DC主要定植于PP和MLN, 少量散布于肠道上皮黏膜固有层(lamia propria, LP). 其中, PP是肠道重要的免疫器官, 由大量初始型B淋巴细胞集合及其外周少量T淋巴细胞构成. PP顶部由特殊的上皮细胞覆盖, 能摄取特殊类抗原如细菌, 称为M细胞(microfold cell). PP内DC大部分位于M细胞下方, 呈递抗原并刺激B淋巴细胞分泌IgA或诱导T细胞产生免疫或耐受.

    已知DC的迁移是在各类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控制下进行, 因此研究肠道组织内不同DC亚群上信号分子和相应受体的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 MIP-3a(CCL20)是肠道DC重要的趋化因子, 在肠道上皮细胞和PP顶部的滤泡上皮呈高表达, 能诱导表达CCR6的未成熟DC从血循环迁移至肠道组织内. 体外实验已证实, 位于PP内滤泡上皮下方的CD11b+DC, 其表面存在CCR6分子, 能受到MIP-3a的趋化作用发生迁移. 而在CCR6表达缺陷的大鼠体内, 相应区域的CD11b+DC含量明显减少. 因此, MIP-3a被认为是控制DC在PP和肠道固有层内定位的主要信号分子[2]. 最近的研究报道, 用更敏感的荧光技术发现, 即使是CCR6缺陷的大鼠, 在PP的滤泡上皮下方也存在CD11b+DC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4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