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焦虑症
编号:11180312
四句话治疗焦虑症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4日 《健康时报》 2006.08.14
     杨德森: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二附院教授。1987年,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结束了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无统一标准的局面。

    作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二附院的博士生导师,杨德森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创立了第一个本土化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方法;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行为医学科;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行为医学》。

    在近半个世纪的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杨德森遇到过很多患有焦虑症的病人,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很高,凡事讲求十全十美,总觉得事情有缺憾,因而很少会有愉快的心情。“人到了中老年后就要改变这种心态。”

    从传统文化道家的处世养生中,他总结了四句话来治疗患有焦虑症的病人:

    第一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杨德森解释说,只做利国利别人也利自己的事,不做害国家害别人害自己的事。“为而不争”,“为”是尽力而为,量力而为,能达到什么水平就达到什么水平,达不到的就不想,不攀比。

    后面三句分别是“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和“清静无为,任其自然”,是教人知足、包容,面对逆境时学会做最坏的打算,寻求好一些的结局。

    “道家认知疗法”强调精神超脱,是否与现代社会鼓励积极进取的主旨相悖呢?

    杨德森认为,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它使面临心理困境的人以比较宽容、妥协、忍耐的方法,渡过心理上的难关,尤其是那些自我期望值过高、对挫折和失败没有心理准备与承受能力的人。”

    对于年轻人,杨德森并不主张学习这32字的养生经:“青年人要力争上游。但也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按自己的能力和机遇,定一个经过努力有希望达到的目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