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编号:11163066
药品不良反应百年案例警诫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6日 武汉晚报
     文/市八医院药剂科曹霞记者吴惠实习生林雪

    ●1900年:在欧美地区发生了蓝色人事件。这是因为硝酸银、弱蛋白银等被认为对皮肤及粘膜有抗菌作用而用于局部消毒。

    ●上世纪20年代:很多地区发生了儿童中毒事件。这是因为当时没有抗霉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头部癣症。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

    ●上世纪30年代:欧美、巴西等地,突然出现一大批白内障患者。原来是服用了一种含二硝基酚的减肥药。

    ●40年代:欧美发现很多“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对各种感染失去防卫能力。造成骨髓中毒是由于服用了氨基比林,以致其白细胞减少。

    ●50年代:美国默尔药厂的“新药”三苯醇,使100多万人患白内障。

    ●60年代:西欧各国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海豹儿”事件。据称“反应停”可以治愈妊娠反应,制止孕妇恶心呕吐现象。但服用反应停生下的胎儿却是畸形儿。

    ●80年代:我国庆大霉素事件。单独使用庆大霉素轻者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重者会造成永久性失聪。

    ●2000年:我国有患者服用了含有PPA的药品制剂后,发生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衰、失眠等严重不良反应。

    ●2004年:2004年9月,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宣布,召回解热镇痛药———万络。原因是患者连续服药超过18个月,患心脏病、消化道出血和中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2006年:我国苯甲醇蛙腿事件。部分医院将苯甲醇作为青霉素的溶媒使用,造成了儿童臀肌挛缩,走路呈八字。

    2006年的鱼腥草针剂致人死亡事件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