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31期
编号:11146799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生物学活性高于α-2a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31期
     本报讯 阿根廷Silva等报告,在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1感染时,虽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血药浓度低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但前者的生物学活性高于后者。[J Hepatol 2006,45(2):204]

    研究者将36例感染HCV基因型1的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A组)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B组)治疗4周,再联合利巴韦林继续治疗4周。评估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干扰素诱导基因转录的mRNA表达及血清HCV RNA水平。

    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干扰素α应答基因明显上调。B组患者血清HCV RNA最大下降幅度和时间加权平均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A组。治疗8周时,B组中HCV RNA水平下降≥2.0 log1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A组。A组患者血清中聚乙二醇干扰素浓度约增加16倍。

    研究表明,尽管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血药浓度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低,但前者早期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和早期抗病毒应答较高,因而其生物学活性可能较高。

    点评 这是一篇比较两种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CV 1 型感染的临床研究。研究者认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生物学活性可能较高”,其依据是该药早期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和早期抗病毒应答较高。根据研究做出该结论是合逻辑的。但必须注意,与临床关系更密切的指标——HCV RNA下降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常规疗程(一般48周)结束时,两组HCV RNA阴转情况,特别是停药至少6个月后持久病毒学应答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尚不清楚。(贾继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