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093
化解“红包”信任危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5期(总第2350期 2006.08.18)
     目下,不但患者看病做手术要靠红包“开路”,医生家人到其他医院看病也要给红包才觉得放心,这种怪现象体现出一种深层次的医患信任危机。一家医院的统计数据也表明,约有30%的处方流出医院,其中既有自行到药店购买者,也有对医生处方不信任者。对此有专家表示,患者想方设法干预医生诊疗行为、托关系看病现象的普遍存在,折射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在不断下降。而这已然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心理导火索。

    导致医患信任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患双方不同的价值体系、角色矛盾冲突、医患期望不一致、诊疗过程中的感受差异、换位思考不足等都是原因,而这种不信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红包。患者希望用钱买得医生更多的关照,买一个放心,而医生在行业潜规则下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接受红包。

    有人说,红包没有人送,何来人收呢?表面上看,红包的始作俑者是患者,患者自己培育出了潜规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事实上,根源在于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更多的是患者不信任医生、不信任医院,根源在于自身刚性的医疗需求与所需医疗信息的匮乏之间的矛盾,包括获取错误的信息和信息渠道不畅。例如,对于患者病情,医生究竟是要告知家属还是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可以告知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什么方式告知;又如在医疗过程中,对于什么病做什么检查,开什么药,各是什么收费价格,或病历怎么书写、病程记录应该详细到什么程度,医疗质量风险环节应该告知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对于病人来说,基本是一头雾水。虽然目前大多数医院对此已有较为完善的相关制度,但在有效落实上做得还很不够。在很多情况下,医生、医院存在告知不够或根本不告知,将生命交付给医院的忐忑不安的患者苦无良策,只有企图通过“红包”来了解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制度改革和伦理重构是解决路径之一。没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在利益诱惑面前,职业伦理可能会苍白无力;而职业道德伦理没有建构起来,再严格的法律规范也只是权宜之计。这两者目前并非没有相应的条文规定,但却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没有从医患信任危机的根源上入手,以致于潜规则依然盛行,医患之间信任危机也愈演愈烈,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任何事物见到阳光之后就会变得健康,要缓解医患之间信任危机,医方还应该更加主动,要更注重医疗运作流程的合理性、设计理念的新颖性、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以及对老百姓就医问药需求的适应性等,自觉从各方面履行让患者知情的义务,让患者真正信任医院和医生,真正放心就医。只有医患之间更多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信任危机才有望化解。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31期, http://www.100md.com(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