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0490
不要轻易说孩子“早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1日 《家庭医生报》 2006年第34期(总第1071期 2006.08.21)
     盲目地套用“爱”这个字,是青少年心理上的一大特征。青春期的孩子刚刚体验到异性对自己的吸引,又没有什么别的词汇可以确切地表达,于是就误以为自己是在恋爱了。

    常常并不表达,只是在心里偷偷体味“爱情”,这是青少年心理的又一大特征。这还不能叫“单相思”,因为他们并不希望对方真的觉察或回报,而是希望保持这种自我心理的独特体验。动情地大唱失恋歌曲的青少年,实际上可能根本就没恋爱过,要的只是那种感觉。

    上述心理状态,父母是很难观察出来的,但异性同学的来往却很引父母注目。因此,当父母错怪子女“早恋”时,失误不仅在于没弄清事实,更在于实际上亵渎了子女心中美好的梦幻。

    据调查,11~15岁的少年们认为,爱情中第一重要的因素是吸引,包括有好感、崇拜、“有恩”等等。16~18岁的高中生们却认为,第一重要的是亲密,包括志趣相投、谈得来玩得来、有共鸣等等。18岁以上的青年们却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关心,包括理解、为对方着想,交流中形成默契等等。吸引、亲密、关心这三大因素恰恰是一切人的爱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见青少年的“恋爱”正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只有成年之后,才能把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父母反对子女早恋,最重要的理由是怕影响学习,其次是怕他们在性方面出事。我们绝不能说青少年恋爱不会影响学习,但是他们隐藏在心底的爱恋之情,却肯定是无法用下命令来禁止的。至于在性方面出事的青少年,应该说是极少数,而且原因很复杂。很多情况下,不良伙伴或团伙的引诱和威迫所起的作用,要比该青少年是否早恋大得多。

    还有一点,做父母的也应该明白,一个少男或少女想不想、敢不敢真的投身于恋爱,关键在于他(她)所处的群体是不是赞赏这种行为。父母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例如,在多数重点中学的男生之所以大都不愿意卷入早恋,并非由于认识到它的危害,而是大家公认,早恋是胸无大志的、没出息的事。女生一般也不愿早恋,也不是由于觉悟高,而是普遍觉得男生们不够潇洒或缺乏情感,统称为“没味”。

    所以,关心孩子是应该的,但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心理变化说成是“早恋”,否则,对孩子教育不利。, http://www.100md.com(潘绥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